下载此文档

《透视群体行为学会分辨泾渭》教学反思 (2).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透视群体行为 学会分辨泾渭》教学反思
八年级,是学生心理、生理发生巨变的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但又缺乏理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较弱,往往会受不良群体的影响,甚至身陷其中。本课教学我意在通过对多个案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知道群体行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体会不良群体行为带来的危害和后果,初步掌握辨别不良群体的方法,学会拒绝不良群体行为,避免盲目从众,激发学生参与健康群体活动的热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一则笑话导入,既避免了理论学习的枯燥,也自然地引出课题。接着利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的比赛场景,引出群体行为的影响,认识积极的群体行为对提高活动效率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天地”的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不良群体行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他人、社会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案例“百万巨款遭行人哄抢”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不同群体,并归纳出判断群体行为是否正当有益的标准,通过案例“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和辩证看待从众行为,通过对案例“传言引发群体性恐慌和骚动,酿成死亡悲剧”的讨论交流,初步学会掌握避免盲目从众的方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的成功之处是充分发挥了案例教学的作用,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在对案例讨论分析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通过案例讨论交流,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较好。
本课的案例教学也进一步证实了一点:教学中所选的案例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本课学习中源于生活的案例,形象、生动、真实,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深化体验、获得感悟。这样既可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对学生今后的行为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现在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利用阅读天地“网上游戏虚拟被杀,网下聚众斗殴”这一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让学生参与讨论,感悟出其中说明的道理:玩网络暴力游戏的人群构成了虚拟社会中的不良群体,为报仇、泄私愤

《透视群体行为学会分辨泾渭》教学反思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