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惑”与“获”
语文教学最难的是作文教学,也是学生最头痛的一件事。相信很多老师如我一样
都面临着这个难题,不管自己怎样指导,讲解,有的学生就是无从下手。不知道
围绕哪方面来写,些什么,怎么写。学生总是脱离实际,不着边际,思维狭窄,不留
心观察平时的生活,大脑中的词汇佳句也很缺乏。所以抓不住中心,胡编乱造,甚至
东拉西扯。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启蒙教学,逐步有一定的收获和感想。觉得作文教学的提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体验生活获取材料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应该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阅历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的生活内容可谓多姿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目前中学生学习紧张,生活枯燥,而这恰恰又是写作之大忌,因为紧张压抑思维,写作需要轻松愉快的氛围。而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一曰点缀课堂。有一位教师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比如上完了《绿色蝈蝈》,要学生模仿《绿色蝈蝈》,写一篇关于蝉的说明文,在对蝉的特征作了一番简要的介绍之后,她从事先准备好的小盒子里放出两只蝉(它们身上捆着细线,可以随时收回),让它们在教室里飞窜,鸣叫。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它们,写作的热情达到空前的提高。待我收回蝉后,许多学生就乘着余兴,一挥而蹴,一篇关于蝉的说明文很快就写成了。二曰一反常态。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连续教他们几个学期的教师,就能熟悉其特征,而一件东西如果让对方太熟悉了,就没有新鲜感,激不起兴趣。为了尽量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曾在杂志上看过一则,有一位常常在上课时故意作些一反常态的举动,使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写作的冲动。比如,她向来比较注重板书,特别爱把字写得比较大以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可是那天,她却故意把一些字写得很小,许多学生直吵着说看不到,但她并不予以理采,依然故我地写着小字,直到最后亮出作文题目——谈谈近视眼,学生才恍然大悟。在那篇作文中,学生对近视眼的危害性谈得真切具体,而且很是深刻。
三、时文赏析
读好课文积累运用语文教材选入
作文教学的“惑”与“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