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急性心衰指南
概述
急性心力衰竭(AHF)指心衰症状和体征快速发生或恶化, 是一个致死性 常见临床综合征, 又称AHFS。
依据患者 病史或临床特点, AHFS分为:
(75%)
(20%)
(5%)
急性心衰 诱因和病因
通常导致迅速恶化的事件
快速性心律失常和重度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急性肺栓塞
高血压危象
心包填塞
主动脉夹层
手术和围手术期问题
围产期心肌病
通常导致不太迅速恶化的事件
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
AECOPD/支气管哮喘
贫血
肾功能不全
不依从饮食/药物治疗
医源性:用了非甾体类消炎药或皮质激素
未控制的高血压,甲亢/甲减
酒精和药物滥用
诊疗目标
立刻目标(急诊室, ICU,CCU): 改善血流动力学、氧和、器官灌注, 缓解症状, 预防栓塞, 降低心肾损伤
中间目标: 针对病因及相关合并症给予优化规范 药品诊疗, 对适宜辅助装置诊疗患者应考虑机械装置并进行评定
出院前和长久管理目标: 制订优化药品诊疗时间表, 对适宜辅助装置者进行再评定, 制订长久随访管理计划。
What’s new in AHF?
提出新术语--HFmrEF(LVEF40%~49%), 将HFmrEF作为一个独立 组别有利于促进相关研究, 包含基础特征、病理生理和诊疗。
在急性心衰中提出了“早期开启合适诊疗”(an early initiation of appropriate therapy) 概念。
对HFrEF、HFmrEF、HFpEF 诊疗标准做了明确 推荐。
遵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确立 “最好诊疗时间”(time to therapy)方法。
基于是否存在充血和/或低灌注 临床特征, 将AHF分为四类, 并据此确定AHF诊疗 新步骤。
血管扩张剂 推荐使用指证更新: SBP>90mmHg( SBP>110mmHg)。
AHF新分类一
临床分类可依据体格检验, 方便检出充血 临床症状/体征(假如存在为“湿”、没有为“干”)和/或外周低灌注(假如存在为“冷”, 没有为“温” 。这种分类可能有利于指导初始期 诊疗并带来预后信息
温和湿(灌注良好和充血)——最常见;
冷和湿(低灌注和充血);
冷和干(低灌注无充血);
温和干(已代偿, 灌注良好无充血)。
低但
灌低
注灌
不注
等常
同伴
于随
低低
血血
压压
充血
低灌注
基于是否存在充血和/或低灌注 临床特征
分类二:
是依据存在引发失代偿 、需要紧急诊疗或纠正 以下诱因或原因:
a. ACS
b. 高血压急症
c. 快速型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
d. 急性机械原因
e. 急性肺栓塞。
疑诊AHF 诊疗方法推荐
ESC急性心衰指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