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亲近》读后感.doc[读后感
]《日益亲近》读后感
《日益亲近》读后感
去年对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特别沉迷的时候,购置了欧文 ·亚龙的所有我能找到的中文版
书籍, 一通囫囵吞枣地阅读,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习惯于理智化的我, 似乎总在谋求一
种确定性。唯有《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这本教材我认真地啃了几遍。 《存在心理治
疗》晕呼呼地看了两遍,明确了基本要义。特别喜欢亚龙的心理小说《当尼采哭泣》 、《诊断
椅上的谎话》、《叔本华的眼泪》 、《爱情刽子手》 ,甚至觉得能够作为学习抱持来访者的教材
来看。《给心理咨询师的礼品》 、《直视烈日》、《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日益亲近》都或和蔼、
或深刻、或详细生动地让人近距离地察看和认识一派心理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繁琐的咨询
世界。
前几天把《日益亲近》找出来,
从头认真阅读了一遍。书的扉页上还有我去年阅读后留
下的简洁的感觉, 首先是能窥视大师的咨询过程以及来访者的真切感觉,
有看见后台的知足
感;其二有些邪恶的宽慰感,大师治疗也会迷惑、也会有不知所措、也会反复!仿佛为自己
咨询中的彷徨找到了宽慰。这次的阅读,
有一种更平和的心态,不只是为了知足好奇,
也不
只是寻求宽慰, 而是想咀嚼大师字里行间寻找心理治疗的轨迹。
有时候一天只读亚龙和金妮
的一次咨询记录,反复比较着看,大师眼里的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方法、咨询心得、
咨询感觉和来访者眼里的过程、
心得与感觉有什么差别。 在这样的慢速去琢磨, 渐渐从看热
闹状态进入窥见门道的旅途。
在金妮身上,我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
她在人群中虚假的鲜活、
对自我的歧视、 对失
去爱的恐惧、 无法提出要求和自我维护等,
活脱脱的一个过去的我! 亚龙一步一步地对她做
工作, 我在同步接受这种辅导。
虽然只是抽象的文字, 只是看到咨询师的内心感想而很难还
原他鲜活的咨询对话,但他的剖析对我有触动,能更清晰地知道该怎样由此岸到达此岸。
亚龙身上, 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移情、情况的反复、
领悟前的
迷失、行动的迟滞等,感觉到内心的波动、思疑、焦急。为期
2 年多的长程治疗中,金妮的
止步不前让亚龙多次提到了循环治疗,
咨询师无法素来访者的效果获取肯定的时候,
亚龙继
续工作的动力于他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关于自己的治疗理论的坚信感,也于稳定的自尊。
很受益于亚龙后记中关于他治疗金妮做的理论概括。有了前面丰富的治疗过程的认识,
这篇后记无疑起到了点睛之笔和升华的作用。
有些近似案例督导的效果,
让人更为清楚了无
数个 “为什么 ”。
1、为什么亚龙对金妮采用个体治疗?
始于在团体治疗中金妮对亚龙强烈的正面移情,
“金妮参加小组治疗不是为了成长,而
是为了和我在一同, 他说话也不是为认识决问题,
而是为了赢得我的赞同。 ”“怎样将这份移
情用到治疗上来?我想一定有办法利用金妮对我的这份坚韧不拔,
她在某种程度上用盲目的
信任来帮助她自己的成长。
”
《日益亲近》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