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 34 条健康指标该指标对全国都适用《生命时报》( 2011 年 04月 01日第 02 版) 3月9日, 北京市卫生局发布了《北京人健康指引》征求意见稿, 制定出 34 条健康指标,内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理和心理健康等内容。虽说准备在北京推行, 但专家表示,该指标对全国人民都适用。生活方式: 1. 每周至少 3次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 2. 不吸烟,拒绝二手烟; 3. 少饮酒、不酗酒; 4. 每天睡眠不少于 7—8 小时; 5. 每年体检 1 次; 6. 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7. 不在太暗或太亮的光线下看书写字,不躺着或乘车时看书; 8. 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洗手; 9. 不随地吐痰、咳嗽, 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10. 常开窗通风; 11. 不酒驾; 12. 会打急救电话; 13. 关注健康信息,接受免疫接种。卫生部首席健康顾问洪昭光教授点评:这 13 条中, 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是最重要、且必须遵从的健康生活方式。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陈代谢、儿童的生长发育、成年人的工作效率等。缺少睡眠会导致肥胖,缩短寿命。运动也很重要,否则人的体质肯定好不了。饮食健康: 14. 生熟分开, 不吃过期食物; 15. 一日三餐, 定时用餐; 16. 膳食多样, 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和薯类; 17. 常吃奶、豆、鱼、禽、蛋和瘦肉; 18. 每天摄油不超 30克,盐不6 克; 19. 每天喝水不少于 1200 毫升;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点评: 油盐摄入量超标是其中最应注意的一项, 建议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心理健康: 20. 了解、肯定自我; 21. 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22. 情绪稳定; 23. 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24. 对生活有追求,对工作充满信心; 25. 不回避困难; 26.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27. 关心集体和他人,待人宽容,会感恩; 28. 礼貌待人,衣着整齐,语言文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杨东副教授点评:“了解自我”、“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这两点尤其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是健康、强大和自信的, 那么情绪、勇气、热情以及集体关系等目标, 都可以用改变自己来达到。生理健康: 29. 能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 30. 体重指数正常,男性腰围小于 尺,女性小于 尺; 31. 安静状态下, 平均每分钟呼吸 16— 20次; 心率 60— 100 次/ 分钟; 血压高压 90— 120 毫米汞柱,低压 60— 80 毫米汞柱; 32. 血糖和血脂正常; 33.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34. 牙齿健康,至少 20 颗有咀嚼功能的牙齿。洪昭光点评:拥有正常的体重指数是预防许多慢性疾病的前提。▲(艾丹) 长寿恪守“九不过”《生命时报》( 2011 年 04月 08日第 05 版) 凡事都有度, 养生这件事也一样。“不过度”就意味着节制, 国家级名老中医, 湖北省中医院涂晋文教授表示,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衣不过暖: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变质。行不过富: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要失去灵便。劳不过累: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伤害。每日工作 8 小时, 8 小时外适当地休闲,劳逸结合很必要。逸不过安: 终日无所事事, 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 所以即使退休在家, 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喜不过欢: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 即为过喜所致。怒不可暴: 有不顺心和烦恼的事, 不要生气恼怒。怒则伤肝, 伤肝就要发病。要有涵养, 乐观处世。名不过求:名不过求、利不过贪,能给人带来平淡的幸福感。▲(喻朝晖) 橙黄色蔬菜,护心还防癌骨科专家教你自己查骨病(专家出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张强《生命时报》( 2011 年 04月08 日第 10 版)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越来越多骨头的健康问题,让人们苦不堪言。除了病变部位本身的疼痛外, 还会牵连身体的其他部位; 不过有时, 反过来, 身上的一些疼痛也是某些疾病的信号。脑袋疼。大部分属于颈源性头痛, 颈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 颈椎会发生老化, 颈部椎间盘变性,继而引发头痛。脖子疼。我们的颈椎有七块颈椎骨像叠积木一样互相叠加连接起来, 形成一条前凸后凹有曲度的颈椎。颈椎椎骨之间由柔韧的组织——椎间盘连接起来。在颈椎前后, 分别有数条如同橡胶皮样的韧带从第一块连接到第七块颈椎骨, 并围绕在它们周围。这样, 颈椎就可以把整个头颅撑起来,并且有灵
北京发布34条健康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