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单元年、月、日新知识点: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 、使学生知道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年、月、日和 24 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 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台。教学时, 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 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 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 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 24 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2 1、认识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课题认识年、月、日课型新课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3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教具准备各年份的年历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时=()分 1分=()秒 1时=()秒 240 分=()时 1分25秒=()秒 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 (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 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 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月、日。 3 (1)出示材料。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3 )分别找到 10月1 日, 7月13 日,看一看, 各是星期几。提问: 10月1 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
2013年宝马320Li电容器箱电路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