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审答程序及技巧
一、考核目标及试题分类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第二,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即历史知识迁移、再现的能力。根据对学生这两种能力的考察,历史材料解析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依据材料概括、归纳、分析、说明……”型,该类题目注重考察学生的第一种能力;第二类,“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分析、说明……”型,该类题目注重考察学生的第二种能力;第三类,“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分析、说明……”型,该类题目兼具考察学生的以上两种能力。其中,又以第一类题目居多。现以以下题目为例,概述审答程序及技巧。
例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请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枢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三图反应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什么时代开创的?(3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6分)
二、审、答题程序
(一)、审题
1、审读引导材料
引导材料即材料解析题最前面的一段导入、说明性话语。审读引导材料的目的在于:明确题目立意和主题,把握题目考察内容及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通过对例题引导材料的审读,我们可以知道,本题考察的主题是具有“体系完备、经验丰富、影响深远”的“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由此我们可以预料,本题设问中将会涉及到中国历史上曾经创立过的政治制度问题,并且这些政治制度将会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对后世提供借鉴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
2、审读设问要求
(1)、审读“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又称“答案出处”,即问题答案从哪里来。根据设问方式,信息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依据材料——答案从材料中来;依据所学知识——答案从所学知识中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兼具以上二者。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通过对例题三个设问的的审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一问中“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
——答案来自材料一;第二问中“材料二中”——答案来自材料二;第三问中“材料三、四;你怎样认识”——答案出处兼具以上二者。
(2)、审读“求答方式”。
“求答方式”即设问中要求解答问题的方式,如概括、归纳、分析、说明、指出、列举、比较、说出等。
第一问求答方式为“指出”;第二问求答方式隐含,我们可以补充为“写出”、“指出”;第三问中第一小问求答方式隐含,我们可以补充为“概括”、“归纳”,注意,该小问中虽然有一个动词“反应出”,但其并非要求我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审答程序及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