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病人补液量计算
烧伤分度
: 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
下。
: Ⅱ°烧伤面积10%~29%或
Ⅲ°烧伤面积不足10%。
: 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
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
百分比, 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整理呼吸道
烧伤或有较重 复合伤。
: 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
上或已经有严重并发症 。
烧伤分度表
分度
II度面积
III度面积
并发症
轻度
≤9%
中度
≤29%
≤9%
重度
≤49%
≤19%
休克,较重复合伤,中重度吸入伤
特重度
>49%
>19%
严重并发症
烧伤面积计算
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 。
1、新九分法:
头、颈、面各占3%, 共占9%;
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
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
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2、手掌法: 伤员自己掌 面积, 等于自己身体面积 1%计算。
3、小儿: 小儿头大, 肢体较大小, 需用另外用公式计算。
烧伤补液计算公式
平衡盐溶液公式
水分蒸发量
高张溶液补液公式
胶-晶混合公式
液体 种类与安排
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 其次选择等渗盐水。
胶体液首选血浆, 以补充渗出丢失 血浆蛋白, 也可用血浆代用具和全血, III°烧伤应多输新鲜血。
因为伤后第一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 故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胶体、晶体液总量 1/2, 其它分别在第2、第3个8小时内输入。
日需量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均匀输入。补液标准通常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胶、晶液体交替输入, 尤其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电解质 液体, 以免加重低钠血症。
实践应用
女性, 35岁, 体重50kg, 双下肢及躯干烧伤, 有水疱、较小, 部分水疱破损,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该病人烧伤面积和深度诊疗为?
72%深Ⅱ。
烧伤面积双下肢+躯干=46+27=73%, 烧伤有水疱, 较小, 部分水疱破损,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提醒深2度。
实践应用
女性, 35岁, 体重50kg, 双下肢及躯干烧伤, 有水疱、较小, 部分水疱破损,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第一个二十四小时补液量是?
7 500ml
第一个二十四小时补液量
=病人体重(Kg)×烧伤面积(%)×+ ml
=50×73×+ ml=7475ml。
实践应用
女性, 35岁, 体重50kg, 双下肢及躯干烧伤, 有水疱、较小, 部分水疱破损,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第一个二十四小时应输入胶体液量?
1 800ml
第一个二十四小时应输入胶体液量=病人体重(Kg)×烧伤面积(%)×
=50×73×0. 5=1825
故输入胶体液量为1800ml。
实践应用
女性, 35岁, 体重50kg, 双下肢及躯干烧伤, 有水疱、较小, 部分水疱破损,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首选晶体液是?
平衡液。
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注意: 输液过程中, 要求在前8h输入总量 二分之一, 以后两个8h各输入总量 1/4。
烧伤后病人补液量计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