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型铁路客站系统化设计探索-以南京南站为例.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型铁路客站系统化设计探索-以南京南站为例.doc大型铁路客站系统化设计探索:以南京南站为例
摘要:本着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的原则。我们在南京南 站设计过程中逐步开展了系统化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将站房建筑整 体划分为若干系统,系统的相对独立使系统化设计分工具有可能 性。系统化设计是提高设计质量,实现高完成度的必要条件;系统 化设计是整合设计资源,实现全过程可控的必由之路。系统化设计 可以实现于深化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可控,使设计在各个建设环节 都可发挥有益的影响,进而保障建筑产品的最终品质。
关键词:铁路客站 系统化 集成模块
随着当今大型交通建筑、尤其是机场航站建筑的大量设计实施, 系统化设计在此过程中已有相当实践,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 初显其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国内大型铁路客站依然遵 循较为传统的设计模式,系统化设计的理念尚未得到充分推广应 用。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既有的设计模式已无法满 足铁路客站建设的整体态势。本着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的 原则,我们在南京南站设计过程中逐步开展了系统化设计的探索和 试验(图1〜3) o
根据大型铁路客站功能与空间的特点,如表1,我们将站房建筑整 体划分为以下若干系统:竖向交通、卫生间、多功能集成模块、外 幕墙、内幕墙、清水混凝土构件、地面铺装、楼面及屋面吊顶、屋 面、贵宾室、静态标识。
上述系统涵盖了铁路客站建筑空间的基本组成。各系统既相对独
立,又普遍联系。系统的相对独立使系统化设计分工具有可能性, 而系统间的普遍联系则体现了设计协同的必要性。南京南站的设计 历程使我们认识到,系统化设计确实行之有效。它对于大型铁路客 站设计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系统化设计是顺利完成大型客站建筑设计的有力保障
南京南站站房建筑面积约28万m2,主体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针对这类规模超大的交通建筑,如依照传统模式,设计工作通常按 自然层进行分工。由各层的设计人绘制出本层平面后,制图人再绘 制大样,而后进行图纸校对。这样的设计模式已延用多年,然而在 工程项目日趋复杂,设计周期日益紧迫的今天,它已不再适应多人 多专业协同工作所要求的即时同步快速深入的工作方式。例如,由 于设计的逐步优化调整,楼电梯、卫生间、机电管井的位置或平面 形式经常会有所改变。这极易导致平面与大样不相一致、竖向交通 及机电路由上下不相贯通、建筑设计与其他各专业设计脱节等不良 问题。按传统的设计流程,此类问题往往在对图时才会暴露出来, 而此时再进行设计修改,时间已非常仓促,对各专业的影响也非常 不利。此外,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下,设计标准及做法的控制也较为 困难,这对大型项目尤其不利。以铁路客站的室内外装修设计为例。 一般而言,装修随功能特点,用材的档次会有所差别,但总体风格 和做法宜尽量统一。然而如果各层由不同的设计人把控,极易造成
装修风格不连贯,构造做法不统一的情况。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 传统的设计模式源自手工绘图时代,它以个人工作为中心,缺乏科 学的分工和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每个人掌握信息的广度非常有 限,信息的时效性也较差。
针对上述弊端,我们改革了传统的设计模式:①由单纯以层为单 位水平划分工作的模式改为水平划分和以建筑各系统垂直划分相 结合的模式:②由平面在先、大样在后,设计信息单向传递的模式 改为平面主导、大样同步、设计信息双向即时传递

大型铁路客站系统化设计探索-以南京南站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21-1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