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之脑梗塞的治疗和护理
第一页,课件共44页
脑血管疾病是
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
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
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脑血管病的定义
第二页,课件共44页
常见病 多发病
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
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CVD
第三页,课件共44页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
发病率
—217/10万
患病率
719—
死亡率
116—14108/10万
男:女比例
—:1
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
45岁后增长明显,65岁以上人群增长更显著,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54岁组5—8倍。
发病率与环境、饮食习惯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我国脑卒中总体分布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纬度每增高5度,,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一般冬季多于夏季,由于各地气温,气压温度不同
我
国
1986
1990
年
大
规
模
人
群
调
查
第四页,课件共44页
我国北方比南方寒冷季节长,西北比东南相对湿度低,平原比高原大气压高,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平均月死亡率都是冬季最高,12月份上升,1—2月份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7月份又出现一小高潮。根据一般规律,脑血管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变化一致,低温或高温均可导致体内平衡的波动,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血压骤变或血流缓慢,冬季干燥和夏季出汗多可引起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特别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寒冷的刺激使血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病。
气候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第五页,课件共44页
依据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超过24小时者称为脑卒中。
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依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疾病分类
第六页,课件共44页
我 国 脑 血 管 疾 病 分 类 草 案
Ⅰ、颅内出血
1、颈动脉系统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椎-基底动脉系统
2、脑出血
Ⅳ、脑供血不足
3、硬膜外出血
Ⅴ、高血压脑病
4、硬膜下出血
Ⅵ、颅内动脉瘤
Ⅱ、脑梗死(颈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
Ⅶ、颅内血管畸形
1、脑血栓形成
Ⅷ、脑动脉炎
2、脑梗塞
Ⅸ、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3、腔隙性梗死
Ⅹ、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血管性痴呆
Ⅺ、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Ⅻ、脑动脉硬化症
第七页,课件共44页
同志,你知道脑动脉系统包括哪几个系统吗?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小样!肯定不会
我就会这一个,气死你!
脑血液供应
第八页,课件共44页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枕叶及颞叶内侧)、丘脑、内囊后肢后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第九页,课件共44页
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通过几组吻合支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底动脉环(Willis环),这一环状动脉吻合对调节,平衡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血供系统之间,大脑两半球之间血液供应,以及当此环某处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形成侧支循环极为重要。对脑血液供应发挥调节和代偿作用。大脑前、中、后动脉分支间吻合等,均有脑血流调节及代偿作用,但脑动脉深穿支吻合较少,脑血流调节代偿作用较差。
第十页,课件共44页
脑卒中之脑梗塞的治疗和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