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制史专题研讨.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法制史专题?专题一?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及法律形式的变化?专题一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及法律形式的变化?(一)历代法律思想的变化?1、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2)礼与刑: ?一是指抽象的精神原则;抽象的精神原则可以归纳为“亲亲”“尊尊”。?一是指礼仪形式。礼仪主要指“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二者的关系简单概括为两方面: ?(1)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2)适用的原则不同: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1)“一断于法”: 国家应该制定法律做为全社会的基本准则,以把社会纳入法律程序中,以法律做为普遍的行为标准?(2)刑无等级: 主要针对奴隶社会时期,但是又形成了新的等级?(3)轻罪重刑?(4)法布于众?3、秦的立法指导思想?以法家的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概括为: ?奉行缘法而治的原则,强调以法律做为判断是非曲直、赏罚的唯一标准; ?法律由一统,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法律; ?严刑重法。?4、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1)汉初奉行黄老思想,体现为轻徭薄赋和约法省刑。?(2)汉武帝时确立“德主刑辅”思想,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正式形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尤其鼓吹“君权神授”,系统阐述“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从此,儒法归于合流, 外儒内法。?5、唐代的立法指导思想?(1)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唐律疏议·名例律》)。?(2)立法宽简、稳定、划一?6、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朱熹对后者作出了新的解释,有意提高刑的地位和作用,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实际上,为重典治国提供了法律依据。?7、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主要是参汉酌金。?(二)历代法律形式及其变化?1、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律,基本的法律形式。?令(皇帝针对某一具体事项临时发布的命令,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答问(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采用答问的形式,故称为法律答问,类似于后世的律疏), ?封诊式(是关于司法机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式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文书程式,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 ?廷行事(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以做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2、汉代的法律形式?两汉时期,以律、令、科、比为基本的法律形式。其中: ?律是汉代基本的法律形式,包括以刑事法规为主的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成文法典。?令是皇帝所发布的诏令,内容广泛,法律效力最高,是汉朝一种主要的法律形式,但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汉朝的科来源于秦朝的课,是律以外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一种单刑法规。?比,又称“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援引典型案例做为裁断案件的依据,汉时被广泛应用。?3、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形式?律: ?格:格源于汉代的科,北魏始以格代科,做为律的补充。至东魏制定《麟趾格》,始为独立法典。至隋唐,格成为重要的法律形式。?式:源于汉代的品式章程。西魏编订《大统式》,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是立法形式的一大发展。?4、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律是唐朝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 ?令是国家政权组织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其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 ?格是用以“禁违止邪”的永为法则,即皇帝针对百官所行之事,临时颁发的各种敕令,经过汇编之后上升为法律,称为“永格”; ?式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性质。?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严密的法律体系。?5、宋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法制史专题研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