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品读重点词句,抓住教材留白,展开想象,理解 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过程和方法:以“自读—感悟—体验—探究”为主 ,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其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文本语言,潜心研读、品词析句,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人物形象。
[教法学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预设的教法是: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整合图、文等各种资源,采用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预设的学法是:以读促思,读中体验,合作互动,角色体验等,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身着法官衣服,桌上摆有“审判长”牌子。)
昨天我们对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案已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今天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审理。我们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好,我们“深入案情”。
二、“深入案情”分析
(一)回顾普罗米修斯作案经过。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所填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观看盗火图片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普罗米修斯的动作、神态,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说什么?
观看盗火图片2: 展开合理想象,此时普罗米修斯的心情如何?他会想些什么?
[变抽象为具体,通过观看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分析作案原因。
1、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后填空:
人们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 )只好( );没有( )只好( );没有( )只好( );没有( )只好 ( );真叫个 ( )!
[利用多媒体直观而有快捷的呈现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三)分析作案结果——“张开想象的翅膀”
1、普罗米修斯是怎样把火送到人间的?
理解句子“他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
与“他把火种带到人间。”作比较。
2、普罗米修斯带着火种来到人间了,人们敲锣打鼓地迎接大英雄。男人们( );女人们( );小孩子们 ( )。
(四)小辩论:普罗米修斯是英雄还是盗贼?
1、为什么课题用“盗”字?而不用“拿”、“取”、“送”?
2、赞美英雄。[小精灵儿童网站]
(五)“一审判决”判决书如下:
因为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 )中,所以决心 ( )。他冒着 ( )危险, ( )地偷取了火种,然后 ( )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们的生活大变样。正是由于有了 ( ),因此人类文明( )这首先得归功于( )。综上所述所以应( )普罗米修斯,而不应 ( )他。
[这是对课文1至4自然段的整合。对于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和叙述清前因后果是个很好的练习。]
(六)宙斯的惩罚。
宙斯是怎样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找出来并大声的读一读。
普罗米修斯盗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