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居易诗花非花与问刘十九资料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白居易诗花非花与问刘十九(shí jiǔ)资料
第一页,共23页。
2
诗人 描绘了一种怎样(zěnyàng)的事物?
花——非花
雾——非雾
似花似雾,给人捉摸不定(zhuō mō bù dìng)的感觉。
取喻于花和雾,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苏轼《水龙吟》咏杨花(yánɡ huā)柳絮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教从坠。”
比喻
朗读
第1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3
夜半(yèbàn)来, 天明去, 如春梦 如朝霞
春梦虽美却十分(shífēn)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疑是春梦(chūnmèng)
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朦胧,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不知的喻体,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迷,使诗的意境也蒙上的一层“朦胧”的色彩。它被自居易自编于集中“感伤”部分。
比喻
第2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3页。
4
博喻: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主要表现(biǎoxiàn)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biǎoxiàn)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技法(jìfǎ)探究:博喻
本诗把此物比作花、非花、雾、非雾、春梦、朝云。反复以鲜明的意象(yìxiàng)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体,使形象更加生动。
第3页/共23页
第四页,共23页。
5
诗词(shī cí)中许多诗都善用博喻: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古诗十九首》
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yī chuān)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用南箕、北斗(běi dòu)、牵
牛先进星象作比,
喻“虚名复何益”。
用烟草、风絮、梅雨等
景象作比,喻“闲愁”。
第4页/共23页
第五页,共23页。
6
你认为(rènwéi)本诗写什么?
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yī zhǒnɡ)淡淡的感伤之情。
第5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3页。
7
《简简吟》,其中有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wǎnxī)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 白居易自编集时,将此诗编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首诗与此诗情调极为(jí wéi)接近: 《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
第6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3页。
8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gǎnshāng)身世之作。 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明,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第7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9
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 “花非花”两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题为《梦昔时》,记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wǎnrú)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第8页/共23页
第九页,共23页。
10
问刘十九(shí jiǔ)
第9页/共23页
第十页,共23页。

白居易诗花非花与问刘十九资料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345
  • 文件大小1.04 MB
  • 时间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