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
第一页,本课件共70页
*
第一节 概述
食品的色泽是由食品中能够反射或发射不同波长(380-770nm)的可见光的物质所产生的。
第二页,本课件共70页
*
一、食品色素的定义
结构:主要的食品色素都是有机物,具有发色团和(或)助色团结构。
色素——能够吸收或反射可见光进而使食品呈现各种颜色的物质。食品原料中天然存在的色素叫食品固有色素,专门用于食品染色的添加剂称为食品着色剂。
第三页,本课件共70页
*
结构:
发色团
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收峰的基团被称为发色团,发色团均具有双键。
如:-N=N-, -N=O, C=S, C=C, C=O等。
助色团
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本身不发色,但当它们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整个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类基团被称为助色团。
如:-OH, -OR, -NH2, -NHR, -NR2, -SR, -Cl, -Br 等。
第四页,本课件共70页
*
二、食品色素的分类
1 、化学结构:
四吡咯衍生物
异戊二烯衍生物
多酚类衍生物
酮类衍生物
醌类衍生物
叶绿素、血红素
类胡萝卜素
花青素、花黄素
红曲色素、姜黄素
虫胶色素、胭脂虫红素
第五页,本课件共70页
*
2 、来源:
天然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
植物色素
动物色素
微生物色素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血红素、虾青素
红曲色素
3 、溶解性质:
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
第六页,本课件共70页
*
第二节 四吡咯色素
由四个吡咯通过次甲基桥(=CH-)互联而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称为卟啉类化合物。
第七页,本课件共70页
*
1、结构
一、叶绿素
第八页,本课件共70页
*
2、基本性质
脂溶性
与蛋白质结合,叶绿体
对光、热敏感
酸性条件下易被H取代 Mg离子
镁离子可被铜、锌、铁取代
第九页,本课件共70页
*
3、叶绿素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
第十页,本课件共70页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