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从“张冠李戴”“恍然大悟”等成语中任选两个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段和其他几段的关系。
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学习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分别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难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查阅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教师准备:查阅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写有重点段落和生字待的幻灯片
【教法与学法设计】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多媒体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
采取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全班共同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安排】
3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汇报,质疑问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以前学过的课文或查阅的资料,对鲁迅先生,你有哪些了解?
2、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作者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在预习时,你认为哪些句子含义很深,没有读懂?请提出来。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从交流课外资料入手,不仅能丰富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提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既做到“以学定教”,又兼顾了本组的训练重点。)
以“例”悟“法”。
以学生普遍认为含义深刻的一个句子为例。例如,“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不理解这句话的学生最多,就以它为例,领悟学习方法。
出示这一段话,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读这一段话,思考:对于伯父的这句话,周晔是怎么理解的?谈谈理由。
伯父的鼻子是碰扁的吗?这句话暗含着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想一想当时的背景,再读读这段话。四人一组讨论讨论,就会理解得更深刻。
从伯父同“我”讲“碰壁”的谈话中,你体会到伯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怎么读可以读出这种精神呢?(先自由读,再指导读,后分角色读)
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并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总结出)
初步读书,了解表面意思。
多种途径,开展含着的意思;
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品质。(投影出示这三点)
第二课时
以“法”自学。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读懂句子里含着的意思的方法(出示投影),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先自己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上看,是伯父在夸自己,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从而体会到伯父对“我”的关心。
(2)“救助车夫”中“伯父的脸色变得那么严肃”,学生通过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伯父的内心活动,体会到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通过读书,交流作者回忆伯父的几件事,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布置作业。
有感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