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专业知识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专业知识
局灶性肺炎是一个良性病变, 在临床上与周围型肺癌常常难以判别。
文件报道35.7%~78.0%局灶性肺炎支气管血管聚拢现象, 本组有18例(占64.3%)病灶肺门侧可见迂曲增粗血管影, 表现为血管纹理增粗、扭曲、紊乱, 边缘模糊, 收缩聚拢, 并可进入病灶内, 但无僵直和受牵拉改变, 关键为肺门侧血管炎性充血所致及病灶内及其周围纤维增生引发。最近研究发觉肺癌血管集中征可高达67%, 关键表现为血管纹理呈串珠样增粗, 血管受牵拉移位或至病灶边缘出现截断现象。
空气支气管征在肺癌出现率高达65%, 而在肺良性结节出现率仅为5%, 此征象常常提醒恶性。本组28例中有6例局灶性肺炎可见到此征象(21.4%)。高分辨率CT显示为病灶内管状低密度影或连续多个层面出现小点状低密度影, 其病理基础为病灶内纤维组织增生收缩引发支气管扩张。周围型肺癌内空气支气管征病理基础为未被肿瘤侵犯小支气管、细支气管断面。
尽管局灶性肺炎影像表现不经典, 但笔者亦发觉了部分有利于与肺癌判别特征性CT表现: 病变分布于肺野周围并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或沿支气管血管分布, 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 病变肺门侧血管充血增粗, 周围存在卫星病灶, 常提醒本病。对于含有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不经典病例, CT诊疗也较困难, 短期CT随访对本病诊疗有一定价值, 本病确诊仍需依靠病理诊疗。
病例
患者, 男, 32岁。
因“发烧、咳嗽3天”入院。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 多于冬春季节发病, 发病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及气急为常见症状, 咯铁锈色痰为经典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显著增高。
大叶性肺炎病理改变
致病菌95%为肺炎链球菌, 依据病变发展可分为四期:
①充血期(发病后1 2—二十四小时):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肺泡腔内有少许渗出液。
②红色肝变期(发病后2—3天): 肺泡腔内充有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
③灰色肝变期(发病后4—6天): 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白细胞。
④消散期(发病后7一l 0天): 白细胞溶解, 纤维素性渗出物逐步被吸收。
假如诊疗立刻、合适, 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显著或完全吸收; 如诊疗不立刻或不充足, 病变可延迟吸收, 甚至演变为肺脓肿。
影像表现
充血期: 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不足肺纹理增粗; CT表现为边缘模糊磨玻璃样阴影;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 可见整个肺叶、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 阴影密度均匀, 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肺叶实变以叶间裂为界, 边缘清楚;
消散期: 大叶阴影密度减低, 由大叶阴影逐步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 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后段)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大叶性肺炎 右下叶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专业知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63 MB
  • 时间2021-1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