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组织(zǔzhī)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 实验原理
/mL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后,立即生成(shēnɡ chénɡ)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可溶性还原糖共热,能够生成(shēnɡ chénɡ)砖红色的Cu2O沉淀。因此,利用该反应,可证明样液中含可溶性还原糖。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第1页/共19页
第一页,共19页。
2 实验目的(mùdì)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基本方法。
3 实验材料
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还原糖的含量、生物组织有无色素是影响实验结果(jiē guǒ)及其观察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要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jìn yú)白色的植物组织,其中以苹果、梨最好,也可用白萝卜替代。
第2页/共19页
第二页,共19页。
4 试剂配制
甲液((qīnɡ yǎnɡ huà nà)溶液)
斐林试剂
乙液()
甲、乙试剂千万要分开放,不可混合(hùnhé)。在实验过程中,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现混现用!!!
第3页/共19页
第三页,共19页。
5 实验(shíyàn)步骤
(1)制备组织(zǔzhī)样液(教师制备)
(2)鉴定(jiàndìng)样液
先在试管中加入2mL组织样液
第4页/共19页
第四页,共19页。
再加入(jiārù)2mL刚配制的斐林试剂
水浴(shuǐ yù)煮沸2分钟
注意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yánsè)的变化!!!
第5页/共19页
第五页,共19页。
(二)生物(shēngwù)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1 实验原理
苏丹Ⅲ是可以对脂肪染色的试剂,因此,当含有(hán yǒu)大量油滴的植物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内橘黄色的颗粒。
2 实验目的
初步(chūbù)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基本方法
第6页/共19页
第六页,共19页。
3 实验材料(cáiliào)
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所用材料(cáiliào)一要脂肪含量高,二要有一定大小才能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该实验的要求。
将花生种子经过3-4小时的浸泡使其变软,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切片时易碎裂,切不成薄片。
4 试剂配制
苏丹Ⅲ溶液:Ⅲ干粉溶于100mL体积分数(fēnshù)为95%的酒精溶液中,待全部溶解后即成。
第7页/共19页
第七页,共19页。
5 实验(shíyàn)步骤
(1)切片(qiē piàn)制作
①去掉(qù diào)花生种皮
②用左手的三个手指夹住花生的一片子叶,使花生子叶高于手指之上(为什么?)。右手持刀片,将子叶削去一层,形成平面。
③刀口向内,与花生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要整个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
第8页/共19页
第八页,共19页。
(2)染色(rǎnsè)
用毛笔将最 薄的几片材料移至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滴苏丹Ⅲ溶液2-3滴于花生子叶(zǐyè)薄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酒精→再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镜检鉴定(jiàndìng)
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花生子叶切片的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心→换用高倍镜观察,调焦至最清晰。可发现细胞内橘黄色的圆形小颗粒,这就是脂肪滴(油滴)。若发现观察物外围也有许多橘黄色小颗粒,则是脂肪跑了出来。
第9页/共19页
第九页,共19页。
(三)生物(shēngwù)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1 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 2+作用,形成紫色的络合物,这个(zhè ge)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yīncǐ),蛋白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第10页/共19页
第十页,共19页。
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鉴定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