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空间站的发展历史
LT
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p>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随着天宫二号的顺利升空,我国实用性空间站正式拉开建设的大幕。其实空间站在20实际60年代就开始发展,是一种常驻型太空实验平台。发展至今,到底有哪些空间站诞生呢?我们通过XMind思维导图见证空间站的发展历程。</p>
<p>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组合式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组件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不再返回地球。
统也出现故障,随后不久解体,轨道飞行时间仅有54天。1974年6月25日发射的礼炮三号空间站在轨运行了213天,其中联盟14号飞船成功对接并飞行15天,不过联盟15号又对接失败。礼炮四号空间站运行了770天,其中两批航天员共生活了92天。礼炮五号空间站运行了412天,其中两批航天员共生活了67天,还有一次联盟23号飞船对接失败没能进入空间站。</p>
<p>苏联第二代小型空间站包括礼炮六号和礼炮七号,这两座空间站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高了寿命并增加了空间应用与科研项目。第二代空间站还具有两个对接口,一个用于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对接,另一个用于货运飞船对接,不过受质子火箭运力限制,第二代的礼炮六号和七号空间站质量仍为19吨左右。礼炮六号在轨飞行了1764天,与17艘联盟载人飞船和12艘进步货运飞船进行了对接。礼炮七号空间站轨道飞行时间3216天,进行了13次EVA操作。</p>
<p>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的第一个试验型空间站,天空实验室是通过两次发射对接而成的。先是将运载火箭把在地面装配好工作舱、过渡舱、对接舱和太阳能望远镜送入轨道,随后再用运载火箭把乘有3名宇航员的阿波罗飞船送入轨道,使飞船和对接船对接,组成完整的实验室。天空实验室”具有368立方米容积,它有11个食品贮藏器和5个食品冷冻器,可贮藏907千克食品不同种类的冷热食品分装在金属盒内。另外,卫生设施大为改善,有沐浴、香皂、毛巾和大小便,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它在宇宙空间运行了2246天,,航程达14亿多公里。</p>
<p>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发射后来俄罗斯接手的第三代空间站,该空间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组合式空间站。包含6个经常在轨的组件:核心舱,量子1号天文物理舱,量子2号气闸舱,“晶体”号实验舱,“光谱”号遥感舱,“自然”号地球观测舱;美国航天局为其提供了一个专门用于与航天飞机对接用的对接舱。共服役15年,12个国家的100多位宇航员相继登站,到最后坠毁27个号的坠毁也催生了国际合作的国际空间站。</p>
<p>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六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这六个太空机构分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我国曾经申请加入,遭美国强烈反对而作罢。国际空间站在组装阶段,其主要设施由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欧空局阿里安5号火箭以及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运送。组装完成后的运输工作由美国的航天飞机、猎户座号飞船以及俄罗斯的联盟-TM飞船及进步号货运飞船完成。预计服役到2023年。</p>
世界上空间站的发展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