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主要由班级的教师来承担。家园联系簿是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重要形式。联系簿每个幼儿人手一册,每日由幼儿携带,便于教师与家长随时交流与沟通,出现问题可及时联系。若无重大问题,则每周家园互通情况一次。如五之神幼儿园,孩子周一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周六带回家的联系簿交给老师,以便使老师了解自己在家中的情况和家长的意见及要求。
保育园的日常联系工作更细致,通常教师每天要记保育日志。对1岁-2岁的孩子,教师要清楚地写明孩子在园一天的情况,包括进餐、大便及行为表现,供家长查阅。有的园还专门建立家庭联系表,逐个写明幼儿一日中睡眠、进食、排泄等情况,并注明需联系的事项。
大班幼儿的保育日志则是对班级总体情况的记录,教师要描述当日活动流程与保育内容、餐点情况,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生活能力等,并在备注中写下给家长的通知或联系事项。
零岁儿童(1岁以下)的保育日志由家长与教师共同记录,每个孩子一份,分为在园和在家两部分,有的园甚至按时间列表,如从晚6时一直到早7时,由家长记录小儿的体温、健康情况以及进餐内容与数量等小儿在家中的表现,并详细描述小儿夜间行为;从早7时到晚6时,由教师记录或描述小儿在园中体温、进餐、活动等状况。
以月报形式总结班级工作,并列出下月目标计划,再分发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并配合幼儿园、保育园的工作,是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形式。这种计划以班为单位,月报设计别致有趣,一目了然。如久美幼儿园某班在6月28日列出的月报中,不仅汇总了6月份孩子们担任饲养小动物值日生的活动情况,还以孩子们的口吻描述了运动会上拔河的情形,进而提出了7月预计进行的主要活动,使家长阅后不仅可以感受到幼儿在园所的成长,还能根据它进一步积极配合并参与班级工作。
“个别面谈”即教师与家长面谈,也是家长工作的一种方式。教师们一学期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与每个幼儿家长面谈一次,详谈有关幼儿的教育问题,必要时,还要进行家访。
除了由教师直接进行的经常性家长工作外,园所还举行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家长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或参观日,通常每学期一次。另外,园长及教养主任、组长等还担负家长培训与咨询的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家长提供咨询,回答问题,提出建议或要求。
日本幼儿园普遍设有家长委员会,或称“父母会”,是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与园所取得联系、参与并支持园所工作的主要组织。为方便家长委员会开展活动,园所大都提供“家长室”。园长通常作为名誉会长参与家委
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