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腔肠动物(qiāngcháng-dòngwù)和扁形动物
第一章 动物(dòngwù)的主要类型
第1页/共22页
第一页,共22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学习目标:
1、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tā men)与人类的关系。
3、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础。
4、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习重、难点: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2页/共22页
第二页,共22页。
自学(zìxué)指导
1、水螅的生活环境怎样,水螅的形态如何?
2、水螅的结构如何,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水螅是怎样繁殖的?
3、腔肠动物(qiāngcháng-dòngwù)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课本P6-P7)
腔肠动物(qiāngcháng-dòngwù):(课本P3-P5)
1、涡虫的生活环境怎样,涡虫的形态如何?
2、涡虫的结构如何?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3页/共22页
第三页,共22页。
水螅的生活环境:
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淡水
水螅的形态:
浅褐色、圆筒形、1cm长,呈辐射对称,口向上,适应固着生活,口周围(zhōuwéi)有5-12条触手,可捕食
辐射对称通过(tōngguò)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第4页/共22页
第四页,共22页。
食物由口入,消化(xiāohuà)后的残渣仍从口出。
口
触手(chùshǒu)
外胚层
内胚层(pēicéng)
消化腔
胶状物质
第5页/共22页
第五页,共22页。
摄食(shèshí)与消化
水螅摄食照片
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bèi bǔ)的食物可比水螅 大很多倍;
捕食器官:触手
捕食过程: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
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腔;
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
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
第6页/共22页
第六页,共22页。
刺细胞的作用(zuòyòng)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里面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在触手处尤其多。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速弹出刺丝,并将毒液通过(tōngguò)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
第7页/共22页
第七页,共22页。
细胞外消化的进化(jìnhuà)意义
细胞外消化方式(fāngshì)的出现是进化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出现,使水螅的食物范围扩大了,营养状况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水螅摄食照片
第8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2页。
无性繁殖
群体生活的种类,芽体不离开母体(mǔtǐ)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群体,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在一起。
生殖(shēngzhí)方式
水螅(shuǐxī)---芽体
第9页/共22页
第九页,共22页。
课本P4 观察(guānchá)与思考
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tuīcè)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
第10页/共22页
第十页,共22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