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伊始,我以和学生聊天的形式导入新课,问学生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然后出示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板书:黄山) 由此引出黄山,接着引出“天下第一山”,并由“黄山四绝”来引出课文。
学习第一节,我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指导学生把文中具体介绍的奇松名称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用学生自读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先进行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在学生说出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后,指读、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
学习第二节,我让学生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通过一些关键词的品读,真正了解黄山松的“奇”。然后生齐读第三节。对于这一节,我不作过多的渲染,只让学生在齐读中感受:正是由于黄山松的装点,黄山才“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运用了教师的引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了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贵阳市行知学校
张 钰
黄山奇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