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
——最直接的救命术
大家都在讲,都在研究;都在探讨………?
*
第一页,共101页。
《复苏指南》
自2000年始,经过2005 、2010等几个版本的修改与临床实践,已经成为全球最权威、最适用、最有效总的指导原则、通用标准。
《复苏指南》
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改\调整\充实\完善。国内已经成为实用于临床、基本技能培训的唯一依据。现就主要的一些相关变化作以简介。
*
第二页,共101页。
2005版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010版
*
第三页,共101页。
2.一个理念的变化
2010指南对传统CPR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 A-B-C, C-A-B。
(气道-呼吸-按压)
先动口—后动手
(按压-气道-呼吸)
先动手—后动口
*
第四页,共101页。
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2005 2010
A. 气道通畅(先动口) (先动手)
(先动口) (后动口)
(后动手) (后动口)
先动口
后动口
*
第五页,共101页。
——心电图表现
●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即视为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本质一一心排出量(CO)骤降/停止。
●心电图表现临床分三种类型
心脏电机械分离
无脉搏电活动(PEA) 微
心室停搏(直线) 无
心室颤动(VT 微
类型 心排出(CO)
*
第六页,共101页。
*
第七页,共101页。
心跳停止,血氧下降,组织缺氧 无氧酵解、酸性产物积聚
组织器官损伤 不可逆损伤
常温下各组织器官耐受缺氧时间
大脑4~6min,小脑15min,延髓20~30min,脊髓45min,交感神经节60min,心脏和肾脏30min,肝脏2h,肺脏时间更长些※。
*
第八页,共101页。
心跳停止,脑循环中断,生理活动改变
● 3s—黑蒙
● 5~10s—眩晕,意识障碍,进入昏迷,脑氧储备耗尽
● 15s—晕厥抽搐
● 20~30s—脑电活动消失
● 45s—瞳孔可散大
● 1~2min—瞳孔固定
● 4min—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min—脑N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第九页,共101页。
●终极目标:抢救存活率。
●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
●初级目标:ROSC。
*
第十页,共101页。
cpr指南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