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护理安全目标与管理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 严格遵照护理关键制度及操作规程, 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许可范围以外心理、机体结构或功效上损害、障碍、缺点或死亡。还应该包含护士执业安全。指因护理事故或纠纷而造成医院及当事护理人员负担行政、经济方面等, 以及在医疗护理服务场所环境污染、放射性危害、化疗药品、多种病原体、针头刺伤等护理人员造成危害。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关键内容, 是确保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基础, 是提升患者满意度关键指标.
目标一、严格实施查对制度, 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正确性 【目】 经过严格实施查对制度, 来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正确性, 确保所实施诊疗活动过程正确无误, 保障每一位患者安全。
【关键方法】(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 识别制度。(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眷)沟通。(三)完善关键步骤患者识别方法。(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
目标二、提升用药安全【目】 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在医疗不良事件汇报中约占1/3以上, 是患者安全关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含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步骤, 包含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 以及患者本人, 需要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 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用药安全, 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方法】(一)诊疗区药柜内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时核查应有对应规范; 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正当规要求, 严格管理和登记。(二)有误用风险药品管理制度/规范。(三)加强多种药品管理 , 注射药与口服药,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四)全部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实施时都应有严格查对程序, 且有签字证实。(五)在开具与实施注射剂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品配伍禁忌。
(六)深入完善输液配伍安全管理, 确定药品有没有配伍禁忌, 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七)病区应建立药品使用后不良反应观察制度和程序, 医师、护士知晓并能实施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 且有文字证实。(八)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咨询服务指导。(九)合理使用抗菌药品, 药品要做到现配现用, 避免久置引发药品污染或药效降低。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护理安全问题: 1.药品剂量有误 2.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3.重发(多为定点药品) 4.同病室人交叉发、错发 5.药品失效 6.发药后未立刻服用 7.服药方法不正确
静脉输液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1.液体配错 2.漏输 3.输液反应 4.静脉炎 5.液体外渗 6.液体外渗引发组织坏死 7.输液速度调整不妥 8.输(换)错液 9.静脉空气栓塞 10.输液管堵塞 11.静脉选择不妥
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正确 ”: 1、药名正确 2、病人正确 3、剂量正确 4、路径正确 5、时间正确
医药护理安全目标与管理措施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