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贞元镇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年级:二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王高建 执教者: 主任签字:
第
六
单
元
分
析
教学目标
,认识时、分的关系
“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景,让我们记住一个历史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认识分、秒的关系
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最后,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能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甚至重大的体育比赛是在最后一分决定胜负的,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懂得去珍惜时间。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具体活动中认识钟面。
教学难点: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钟面、挂图、电子表。
教学时间:6教时。
课题
我们赢了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
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2
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
重点
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
准备
钟面、挂图、电子表。钟面学具。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全班参与)
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
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女→七岁→长头发→爱看书→红→姓?)
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小组讨论)
给物体分类。(黑板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一个名字。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贴在黑板上。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P65
演示:长方体→割正方体→割长方体(6个面)
2、认识圆柱和球
(1) 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小朋友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反馈。
(2) 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和球体。
3
3、小结
今天我们初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再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师生图名物三者分辨。说说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学生讨论并反馈。
4、找朋友
每组拿两件你最喜欢的物体,和讲台上形状相同物体放在一起,请两个同学做观察,谁找错谁帮他。
5、P64 把今天认识的几种物体认一认,读一读。
四、巩固所学,游戏激趣
做课本上练习。
猜一猜,击鼓传球,一生在袋子里摸球,说形状,其余传球,球停在哪里,就由哪猜他摸的是什么。(或指定形状摸)
小小设计师:让学生用各种形状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总结,问题的延续声
给每人几个名称标签,自己去贴,明天汇报。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挂图: 教师提示:中国人盼了多少年了,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让我们永远记住申奥
二年级第六单元数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