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与环境心理学
问题一: 美是什么
物质之美
精神之美
“美是什么”, 是一个有起点而无终点问题
追寻美, 是人类与生俱来天性与本能
哲学, 是相关世界观学说。
哲学根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
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 :
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 哲学活动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 通常怀着乡愁冲动四处寻求精神家园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美学和哲学是须臾不可分离双生体
哲学愈加理性和思辨, 带作对生命本体追问, 将我们从蒙昧引领到自省。
我是谁, 我从何处来, 我将往何处去
美学愈加感性, 它起始于现实社会, 落脚到整个精神
人类对美追求诞生于人类初始
古代希腊时期, 是哲学和美学黄金时代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自然哲学阶段。关键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谟克利特等。关注是自然本源问题。美看作是自然本身一个本质特征。
人文哲学阶段。关键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人为尺度来认识世界。把美看作是超越现象独立存在, 对美思索转向对理念思索。
艺术哲学阶段。关键以亚里士多德及其《诗学》为代表。在悲剧、雕塑、建筑等艺术取得充足发展基础上, 艺术美爱好替换了对抽象美爱好, 艺术被看作美关键载体。
基础特征:
相信永恒绝对本体美是存在。
真善美信念与理论。
毕达哥拉斯数、赫拉克利特逻辑学、苏格拉底善、柏拉图理性、亚里士多德整体, 都含有真善美性质。
对真认识同时也是对美体验, 美是观照对象, 艺术是对美模仿。
古希腊美学思想丰富而广泛, 触及了美学和艺术中很多根本性问题:
美本质, 美与丑
美形式与内容, 美与善关系, 美感与快感, 美感特质
艺术与现实关系, 艺术与摹仿, 艺术社会功效艺术创作源泉, 艺术经典, 艺术分类、悲剧、审美教育等问题。
此时, 美学没有理论形态和完整思想体系。
18世纪, 鲍姆加登把美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
她把美学要求为研究人感性认识学科。
理性和感性分离
康德和黑格尔出现, 西方美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峰----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
德国哲学家 天文学家, 世界思想史和文化史上一座高峰。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性批判》和《判定力批判》构筑了庞大复杂哲学思想体系
康德美学能够概括为:
美不是外在实体,而只是一个人内心里观念;
她必需以一个符合观念个体表象表征出来;以此衡鉴一切鉴赏对象。
美观念即是一个理想。表现为不空洞、不概念化。
审美四个特征:
(1)它是愉悦, 不过不带任何利害关系;
(2)它是普遍但不是概念;
(3)它含有合目性, 但无目
(4)它是主观, 却带有肯定性
建筑美学与环境心理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