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doc农村小学自主式作文评改模式的研究
研究报告
武安市兰村学校 侯艳菊
2011年4月
农村小学自主式作文评改模式的研究
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 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 合体现。纵观当前农村小学的作文评改,仍旧沿用着“学生写,教师 改”的传统方式,教师虽呕心沥血、朱批满篇,学生却对教师的批改 漠然视之,除看看得分数(或等级)夕卜,很少有人仔细琢磨,作文讲 评也多是教师唱独角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讲解与批改 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 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本课题针对目前农村小学作文现状,倡导采 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 评改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
关键词:自主式作文 评改模式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选题的意义:
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 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 小学语文能力测试中,写作能力作为独立部分,分值为30分,占卷 面分值的33%,作文成绩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写作 能力也是学生步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必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
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教师头疼的,特别是作文评改。纵 观当前农村小学的作文评改,仍旧沿用着“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 方式,教师虽呕心沥血、朱批满篇,学生却对教师的批改漠然视之, 除看看得分数(或等级)夕卜,很少有人仔细琢磨,作文讲评也多是教 师唱独角戏,收效甚微。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是教师都修改过 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徒劳 无功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讲解与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 于被动地位,主体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并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 课程标准(试验稿)》在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中要求学生“学 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中 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引 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鉴于此,我 们应该从开始写作文就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采用多种方式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评改的机 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
研究价值: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 改,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 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自评和互评中,学生不
仅是被评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 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借鉴同伴的优点,取长补短。学生评改的积极 性提高了,修改能力不断提高,习作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2、 学会欣赏、尊重别人,培养合作精神。互评作文扩大了学生 阅读面,学生能够发现同伴在遣词造句、立意选材、结构安排等方面 的优点,学会了欣赏别人;被别人批阅的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虚心接受别人的看法,学会了尊重别人。在小组商讨中,学生在平等、 融洽、自由的气氛中修改,集思广益,有利于互相了解、合作,共同 进步。
3、 养成修改习惯,提高习作能力。
互批作文过程中,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 题,更能客观、全面的学习评改方法,掌握评改策略,进而在自评时 提高修改质量,形成正确的自评态度,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逐步提 高习作能力。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实践自我评改、同伴评改、小组评改、教 师评改等多种批改方式,形成适应农村小学的自主式作文评改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夯实基础,使我校的作文教学水平 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研究内容:
1、 制定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的作文评改标准。
2、 使学生掌握一套小学作文评改方法。
3、 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小学的自主式作文评改模式。
研究假设:
构建“自我评改——同伴评改——小组评改——教师评改一一二 次修改”的农村小学自主式作文评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
创新之处:
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的作文评改标准引领学生开展作文评改,在“自 我评改一一同伴评改一一小组评改一一教师评改一一二次修改”的自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