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责任人就企业职员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问
12月03日 10:28 起源:中国政府网
11月12日,财政部印发了《相关企业加强职员福利费财务管理通知》(财企[ ]242号,以下简称《通知》)。日前,财政部企业司相关责任人就相关问题回复了记者提问。
问:《通知》出台背景关键是什么?
答: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普遍实施低工资制,同时在工资之外,辅以其它多个形式福利待遇。按工资总额一定百分比从企业成本(费用)中计提职员福利费,是长久以来和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并行一项分配制度。伴随经济体制改革不停深化,这种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欠缺和“低工资”为背景建立“高福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现实需要。所以, 新修订《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41号)取消了企业职员福利费按标准提取政策,要求企业据实开支职员福利费。目前,企业职员福利费财务管理关键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企业职员福利费和工资及其它成本费用边界不清。有些企业随意调整职员福利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现有些人工成本无序增加,侵蚀国家税基,侵害企业投资者权益情况,也有任意压缩开支而侵害职员正当权益情况。
二是部分企业职员福利费发放或支付不合理,扩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据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应,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7%,,占工资总额26%,最低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149元,%。
企业职员福利费是人工成本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分配。所以,企业应该规范职员福利费财务管理,维护正常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各方正当权益。
问:《通知》对企业职员福利费制度改革方向是什么?
答:在《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职员福利费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基础上,《通知》深入明确了企业职员福利费制度改革方向:
一是控制职员福利费在职员总收入中比重。相对于工资薪酬,职员福利只是企业对职员劳动赔偿辅助形式。企业应该参考历史通常水平,合理控制职员福利费在职员总收入比重,避免无序增加福利性收入扭曲社会劳动力真实成本和市场价格(即工资)。
二是经过市场化路径处理职员福利待遇问题。为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使其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国家多年来大力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和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企业现在仍负担大量集体福利职能,应该逐步推进内设集体福利部门分离改革,经过市场化方法处理职员福利待遇问题。
三是逐步将职员福利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整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将职员福利纳入职职员资总额管理。
问:企业职员福利费开支范围有哪些?
答:企业人工成本,可划分为工资(含年薪、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补助)和福利两大类。其中福利是企业对职员劳动赔偿辅助形式,按和工资相互关系,又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按工资一定百分比缴纳或提取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费、职员教育经费,二是其它和工资没有固定百分比福利待遇支出。《通知》要求职员福利费,即为第二类职员福利,具体包含发放给职员或为职员支付以下各项现金补助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一是为职员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各项现金补助和非货币性福利,如职员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员疗养费用、自办食堂经费补助或统一供给午餐支出、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供暖费补助、防暑降温费等;
二是企业还未分离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设备、设施折旧、维护和工作人员人工费用;
三是职员困难补助,或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专门用于帮助、救助困难职员基金支出;
四是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五是按要求发生其它职员福利费,包含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员异地安家费、独生儿女费、探亲假路费,和符合企业职员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含在《通知》各条款项目中其它支出。
问:《通知》相关企业职员福利费开支范围要求,和以前财务要求相比有哪些调整?
答:《通知》相关企业职员福利费开支范围要求,关键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以前财务要求进行调整:
1、职员基础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已经按工资总额一定百分比缴纳或提取,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再列作职员福利费管理。
2、其它属于福利费开支范围传统项目,继续保留作为职员福利费管理。比如:企业向职员发放因工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施医疗统筹企业职员医疗费用、职员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助、自办职员食堂经费补助、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员异地安家费、独生儿女费、探亲假路费、职员困难补助、福利部门人工费用等。
3、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职员疗养
财政部答福利费核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