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学 语 文
1
精选编辑ppt
——陶渊明
桃 花 源 诗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杨艳飞
2
精选编辑ppt
目标:1. 深入探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
;
。
一、课前预习
1、 学生自读课文,排除阅读障碍。
2、 熟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到困惑的词句。
二、新课导入
《桃花源诗并序》
世外桃源:环境优美、怡然自乐。
三、“桃花源”出现原因及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一)陶渊明构想 “桃花源”的原因
东晋末年,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战争频繁,
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虽然他从小就抱“扶苍生,济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是官场
的险恶,使他出仕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淡薄。
他的隐逸,也并非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的理解。他是在
逃避——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
“桃花源”就是陶渊明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这是他归隐
田园16年后的作品。
3
精选编辑ppt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shū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zu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niè轻风,高举寻吾契。
4
精选编辑ppt
⑴“嬴”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
⑵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后人又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⑶“伊”句意思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
5
精选编辑ppt
⑷“往”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
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
⑹“相”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
⑺憩,休息。
⑻“春”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
⑼“俎”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
6
精选编辑ppt
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
⑿“奇”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
⒀“淳”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
⒁“旋”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
7
精选编辑ppt
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
⒃“焉”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
⒄言,语助词,无义。
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8
精选编辑ppt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
桃花源诗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