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 21
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第一部分 呼吸系统
一、正常胸部平片
1、正常胸片: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与密度正常。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与聚拢。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与肿块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围。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肋骨像: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未见气液平。气管居中,无增宽。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围。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
2、支气管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围。(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
. .
2 / 21
3、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胸廓呈桶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与密度正常。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与肿块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京戏狭窄。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与肿块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围。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
1、大叶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与肿块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围。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右侧位、肺门不大。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前后肋膈角锐利。
. .
4 / 21
2、支气管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两肺下野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并可见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3、炎性假瘤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左肺下野近心膈角处见一核桃大小球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与肿块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右侧位:肺门不大。病变位于左肺前基底段。与心影重叠。前后肋膈角锐利。
4、急性肺脓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左肺下中野可见一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不表,其见一圆形空洞,空洞壁尚光滑,并见一绞宽液平。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与肿块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大正常围。
左侧位示:肺门不大。病变位于左肺上叶前段,前段,前后肋膈角锐利。
. .
5 / 21
5、间质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阴影增深,增大。两侧肺野中带广泛性条纹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或略模糊,交织呈网状。其可见小点状阴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四、肺结核
1、原发型肺结核(支气管淋巴结核)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破坏。右上肺第一、二前肋间见少许纤维索条影,右肺门见拇指头大小阴影,密度欠均匀,边缘欠光滑。左肺未见实变阴影,胸膜无增厚与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2、浸润性肺结核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与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与密度正常。两上肺野可见一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糊不清,其见更高密度纤维索索条影,余肺野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正常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