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杨勇研讨.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 工业工程班级: 1202 学号: 15,16 , 17 学生姓名: 杨勇班级: 1202 学号: 16 同组学生姓名: 胡昕班级: 1202 学号: 15 同组学生姓名: 向城强班级: 1202 学号: 17 实验指导老师: 刘军安完成日期: 2015-05- 07 1 一、课程总实验目的与任务《文献检索》课程实验是机械学院机械类专业的选修课的实验。通过实验内容与过程, 主要培养学生在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存储环境下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和数字信息服务系统中检索专业知识的能力, 辅助提高 21 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通过实验, 使学生对信息检索的概念及发展、检索语言、检索策略、检索方法、检索算法、信息检索技术、网络信息检索原理、搜索引擎、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信息检索系统评价以及所检索信息的分析等技术有一个全面熟悉和掌握。本实验主要培养和考核学生对信息检索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的掌握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检索与融合能力。实验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技术原理和前言知识的信息检索能力,引导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要了解本专业科技信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与走向。二、实验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 结合老师给出的检索主题, 学生应该完成以下内容的实验: 实验一: 图书馆专业图书检索(印刷版图书) 实验二: 中文科技期刊信息检索实验三: 科技文献数据库信息检索实验四: 网络科技信息检索(含报纸和网络) 目录一. 文献检索课程的意义和学生认识…………………………………… 3 二. 本小组的检索主题………………………………………………………… 4 三. 同组同学任务与分工……………………………………………………… 4 四. 检索主题分析………………………………………………………………… 5 五. 检索内容……………………………………………………………………… 6 1. 图书馆专业图书检索………………………………………………………… 6 2. 科技文献数据库信息检索………………………………………………… 7 3. 中文科技期刊信息检索…………………………………………………… 13 4. 网络科技信息检索(含报纸和网络) ………………………………… 17 六. 检索主题结果分析与总结……………………………………………… 22 七. 感谢………………………………………………………………………………… 24 八. 实验成绩评分表…………………………………………………………… 25 3 (一)、文献检索课程的意义和学生的认识感想与认知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 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什么是信息素养, 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 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 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 时间飞逝, 不知不觉中, 已经将《文献检索》课程学完了, 这个学科课时虽短, 但其实用性不可小觑。通过这几周的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对今后学习和生活有用处的知识。在学习文献检索》前,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文章的搜索,我基本上是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来完成的, 但检索的文章不仅在数量上少, 而且专业性差, 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对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我学到了 公用检索工具和多种经典数据库的应用方法,三大索引( SCI 、 EI、 ISTP )、专利及其文献的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荷兰 E1sever SDOS 等检索工具,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是一个竞争、充满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生如何立足于信息社会,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除了应该具有广博的人文素质、深厚的科技素质、理性的思维和创新素质、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外, 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是大学生拥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也是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 4 (二) 、本小组的检索主题柔性制造/ 看板管理/ 工程心里学/ 管理心理学(三)、同组同学任务与分工向城强:( 1) 主题分析( 2) 图书馆专业图书检索胡昕: (1) 检索主题结果分析与总结( 2) 科技文献数据库信息检索杨勇: (1) 文献检索课程的意义和学生认识(2) 中文科技期刊信息检索 5 (四) 、检索主题分析(1) 柔性制造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来衡量; 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用在有干扰(如机器出现故障)情况下,系统的生产率与无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期望值之比来衡量。“柔性”是相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杨勇研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