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三种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 兴奋性 (excitability)
定义:是指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 (stimulus): 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性刺激、社会心理性刺激
***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刺激的强度
刺激的作用时间
刺激强度 -时间变化率
(二)反应:
定义:刺激引起的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
两种表现形式:
兴奋:机体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转为
活动或活动状态的增强。
抑制:机体接受刺激后由活动转为相对
静止或活动状态的减弱。
二者相互作用稳定人体的功能。
(三)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excitability) 与兴奋 (excitation)
按性质的不同分:
兴奋性:反应的能力
兴奋:反应的一种形式
神经、肌肉、某些腺体的兴奋性较高
可兴奋性组织:即受刺激后,反应迅速明显且伴动作电位产生的组织 .
可兴奋细胞:习惯上把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某些腺细胞兴奋性较高的细胞称为~
------ 阈值
定义:刚能引起组织 (如肌肉)产生反应(如收缩) 的最小刺激强度, 称为阈强度 (threshold intensity) ,也叫阈值 (threshold)
( 2)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通常用刺激强度作为判断兴奋性的客观指标。
兴奋性与阈值呈反比关系
3. 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
图示:
当组织受到一次刺激发生兴奋时, 在兴奋及其后的短暂时间内该组织的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很有规律的变化。
兴奋性
再反应条件
绝对不应期
0
无
相对不应期
逐渐会升值正常
阈上刺激
超常期
略高于正常
阈下刺激
低常期
略低于正常
阈上刺激
意义
绝对不应期
——决定了组织两次兴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
——决定了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反应的最多次数。
防止组织过度疲劳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调节
(一)神经调节 (neuroregulation)
1. 定义: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
基本方式:反射 (reflex)
定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如角膜反射、膝跳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reflex arc)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 (unconditioned reflex) :先天,固定,维持本能活动
条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 :后天,可变,增强适应能力
神经调节的特点:精确、协调、迅速(二)体液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