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州风水-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州有着 23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经过 2000 多年的变迁, 广州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的特大型城市。千年古城广州,有着不少风水宝地历史典故和。风水宝地或许是高耸如云的摩天大厦,或许是古色古香的文化瑰宝,在它们盛衰变化的历程中,冥冥之中自有风水相助。典故故事有些广为流传,有些则是鲜为人知,但一样经典。在明朝之前,广州以越秀山为主山,珠江则为广州界水。但明初扩建广州城,曾将北城墙修到越秀山腰。城东、西、南三面皆有濠,惟独北面没有。考其原因,除了山地多石,难以挖掘外,关键还在于担心“地脉一断,则数千里神气不相贯”,破坏了一城风水,自此之后广州的主山应是白云山。所以广州背倚白云山, 而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的艮(东北)方,是羊城的主山。所以广州的来龙是艮龙。本帖为广州风水宝地及典故汇总,主要搜集来源网上,也有些听闻口述记载,部分加以个人文图整理补充。本帖目录内容(按发帖顺序): 广州风水宝地 1珠江 2黄花岗 3光孝寺 4中信广场 5南海神庙 6象岗山 7琶州塔 8五仙观 9石门山 10 塔影楼 11 三元宫 12 孙中山大元帅府 13 中山纪念堂 14 爱群大厦 15 白天鹅宾馆 16 荔湾广场 17 龟岗 18 花地湾 19 南湖 20 珠江新城 21 南方大厦 22 江湾大酒店 23 陈家祠广州典故 24 广州五羊传说 25 高第街 26 狀元坊 27 中山四路东江饭店 28 小和尚与“白云猪手 29 西来初地的典故 30 炮打瘦狗岭 31 广州老“三宝”典故 32 粤语口头禅点滴珠江:一弯珠水系羊城,千年宝地实有功入夜,珠江两岸万家灯火,流光溢彩,华丽辉煌,将新时代岭南文化的风采,表露得淋漓尽致。山管人丁水管财,作为西、东、北三江的交汇处,珠江以一弯之水哺育了两岸广州居民,羊城兴旺千年,珠江水实有莫大功劳。相传古代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到广州经商,在一边观赏两岸的景色,一边玩赏手中的一颗宝珠时,不慎失手将宝珠掉进江中。随后珠落处的江面上泛出道道霞光,最后变成一块大礁石,立在今天的爱群大厦、省总工会附近的江中,人们称之为“海珠石”,珠江亦因此而得名。根据堪舆学“以水为财”的观点,广州市内河涌四通八达,汇入珠江口,三水归结犹如“敛财”之势,羊城之所以成为富饶之地,绝对要归功于这颗“南国明珠”之力。约在清朝道光年间,珠江白鹅潭一带,曾因数千布置华丽的的妓船聚集,而变得非常热闹。据说船上有海鲜美食,乐曲戏班,莺歌燕舞,风情万种,每当明月初升,晚潮乍起时,公子哥儿流连于此,笙歌彻夜。斗转星移,今天的珠江两岸酒吧群集,依旧是“夜生活”者的乐园,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呢?珠江发源于西部云南,西方属金,在堪舆学上“金水相生主风流”,所以沿江一带与“酒”、“色”相关的行业才会如此兴盛。而从水口( 堪舆学术语: 泛指水的出口) 方向分析, 珠江水自西北而来, 汇集于广州西南方即白鹅潭附近。风水上称西南方为坤方,坤代表母亲和脾胃,母亲为家中“掌厨”之人,脾胃是消化“食物”之所, 两者皆与“饮食”相关, 所以此处大利于饮食行业。特别在踏入地运八运( 2004 年至 2023 年)后, 西南水大利财运, 白鹅潭附近必定会食市林立, 且继白天鹅宾馆、广州酒家后,将会有更多著名食府涌现,“食在广州”的文化氛围将会更加浓郁黄花岗烈士陵园: “金字塔”长存浩然正气黄花岗烈士陵园原址名为红花岗,因初建者潘达微先生认红花不及黄花一词雄浑优美而更名。黄花即菊花, 象征着革命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烈士陵园的主要建筑是手持自由火炬的女神像,而神像下面是由72块长方形石块横列成崇山形的“献石堆”, 象征着烈士们为追求自由解放而死的献身精神。根据古代堪舆学的观点,这种金字塔形的建筑能使磁场集中不散,且陵墓立于南北中轴线上可以秉承自然之气,令逝者灵魂得以万世长存。烈士陵园初建成时,是以北门为正门的。在古代战争中,军队战败后,一般都会向北败退,所以有“败北”之说。开北门除了意头不好外,秋冬季节还容易令陵园受北风侵袭。幸好新中国成立后,陵园另设正门,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随之归入史册。光孝寺:钟鼓楼承托龙虎之势,东西塔凝聚环境气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作为宋代始创羊城八景的第一景(名曰:光孝菩提),光孝寺在千秋百世后依旧香火鼎盛,这与它在建造上受到中国传统堪舆学的影响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光孝寺的殿堂、门窗、亭榭、画廊虽错落有致,但均面向中心庭院,形成一种如虚似实、亦动亦静的效果, 达到了堪舆学中“藏风聚气”的建筑要求。虽然此寺并不藏于深山,但前、中、后明显呈层叠之势,犹如依山而建,大大补足了“后无靠山”的风水缺点。而从环境布局上来说, 光孝寺无疑是遵循堪舆学的规划原则的, 庙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六祖殿形成南北纵深的轴线组织, 前后呼应令南北气流

广州风水-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8803505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