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都江堰教案.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写作脉络,学习文中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2、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语言,分析出李冰的精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解释。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江黄河对我们华夏民族来说是举足轻重、
影响甚大的, 它们为我们创造的财富可以说不可
胜数。 可是,它们在造福我们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了从古至今都令人困扰的大问题——水
患。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现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它堵塞了
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
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引
起水灾。在所有人为水灾头痛担忧,毫无办法的时候,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出来治理洪水。
他到当地观察了地形,就带领群众开凿龙门,
经过十年努力, 挖通了九条河道,终于把河水
顺利引入了海里。(大家也都听过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时候的事。)
后来, 战国时期,在长江支流岷江,
也有一个因治理水患被百姓奉为神的人,这个人因地制
宜,在大禹疏通河道治水的基础上,修建水利工程,将有“泽园”
“赤盆”之称的蜀地变成
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个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
那么,这都江堰和它的创建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咱们今天就借余秋雨大师的一篇文化散文
《都江堰》来解惑。(板书课题,同时让同学们把书都翻到第
54 页,看一下文章的自读提
示)
二、作者介绍
余秋雨先生,生于 1946 年,浙江余姚人,是当地著名的散文家,艺术理论家。他的生平很
简单,在家乡读完小学,到上海读中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他的人却不简单,他
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上海市十大高校精英”等多种荣誉称号,发表出版过很
多文学作品,散文集就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
《借我一生》、 《秋雨散文》等很多很多本。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
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而这篇《都江堰》就选自这本获得
过很多奖的散文集。
三、整体感知
1、同学们默读课文,给每段标上序号,标出不会读的生字词。 ( 5~ 8 分钟) (老师带同学
一起扫清文字障碍:都说说哪些字不会读,要求学生接下来读课文是不会读错)
颓壁残垣 惊悸 邈远 汩汩清流 庇护 濡养 修缮 乘便 众目睽睽 遴选 浚理 长锸 玉玺 铁
戟钢锤 圭臬 韬略 大拙 澄澈 蛮吓 怦然心动 衮衮诸公 诘问 不坍
(根据同学实际认识字词的情况,确定注音的字词数量)
2、梳理文章脉络 文章很长,分为三个部分,请同学们浏览各部分内容,划出表达中心的
句子,给每部分加一个标题(可找文中的词也可自己概括)。 ①第一部分:
中心句:中国历史上 ,, 而是都江堰。 标题:都江堰是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都江堰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爱小熙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