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68 模拟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方案第一节前言智能建筑已经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已成为 21 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将“智能化”引入了住宅小区和家庭建设中。随着“信息向家庭渗透, 网络向家庭延伸”概念的推广, 人们的居家条件及周边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传统的住房相比,现在的人们不仅要求环境舒适,更注重居家的安全性、配套设施的完善性和信息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家庭、智能小区正是人们对新居家环境的理想实现。在智能家庭中,人们通过家庭智能化系统可以享受到多媒体通讯、安全等一体化服务;在智能小区中,物业管理中心通过小区智能化系统实现物业管理、监控管理、自动巡更、接警处警等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降低了劳动量。由于智能家庭、智能小区无可比拟的优势,已成为社会各界及房地产业界普遍关注的开发项目。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扩展更广阔的市场结合的必然结果, 也是 IT 产业向传统的建筑产业及居家生活渗透的必然趋势。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设备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装饰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建设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居家生活质量, 给人们带来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健康、便利、节能、娱乐的生活环境及高效快捷的物业管理。根据小区的特点, 赋予钢筋水泥的住宅建筑以各种智能化功能体系,对小区实现统一、有序、智能化、安全化管理,是我公司进行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想。系统工程不是实验品,它应当建立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只有技术水平达到了成熟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才考虑采用;系统工程是以实现、实用为原则, 而不是构建样品, 系统的最终效益在于应用。一个方案的好坏并非取决于系统硬件设备配置的先进性、超前性,而是取决于系统定位、配置的合理性、经济性、先进性,及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管理的模式和工作、生活习惯相一致,务求取得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佳投入产出比,达到资金与资源的最合理使用,是我公司进行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于发展商而言,投资建设一个智能化项目决不仅仅为了起到楼盘宣传、示范样板的作用,而是更关心系统的实用性、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及系统维护保养的及时性、规范性和专业性。换言之,投资建设的项目不是为了“看”, 而是为了“用”, 而且要“用好”, 这便要求施工方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要掌握好系统应用的总体定位,在系统投入使用后更要以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做好系统的后期维护保养工作,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第二节总述 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利佰佳国际公寓设计单位:广东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时间: 2010-11-13 系统名称: 普通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2 、设计目标项目实施应实现的目标:为小区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美观、性能稳定的智能化小区管理系统。 3、设计依据 设计涉及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 SI制 设计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综合报警服务系统设计导则》※《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 2000 )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 1998 )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 )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89 )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安全要求》(DB/998-92 )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统用图形符号》 GA/T74-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98-94 ※《家居布线标准》 TIA/EIA 570-A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8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与验收规范》 DB32/366-1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 DB32/T367-1999 ※《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5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 269-20
HT681系统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