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订方针和目标并用来实现目标——管理体系。
2、体系由过程组成,过程为输入和输出活动。
3、工厂食堂管理。
4、退换货、投诉率。
5、外包:关键,物流
6、文件编制:搜集信息:法规、用户要求,责任部门,格式;
分发:复制、归档;
上传:格式、权限;
接收;
学习;
实施。
文件评审:外部、内部改变,是否修订。
7、审核时,应从文件对照统计,文件需要审核,统计保留(最少五年)——生产许可证使用期5年,体系证书3年,法规要求产品保质期后6个月。
8、在单位里最有话语权人——最高管理者。了解企业发展方向,重大改变等。
9、更新时,考虑体系完整性。
10、充足性、适宜性、完整性、符合性、有效性——管理体系特点。
11、标准中要求人员和实际对应。(是否有具体人员指定)
12、沟通统计:回函、通知、结果登记全部可作为外部沟通统计。
13、应急准备和响应:应急:停电、着火;
准备:步骤、人员、物资。
应急演练:验证物资是否充足,人员是否熟练,预案是否有效。
14、预案演练:策划时间不合理:没有考虑非工作时间。晚上、工作日、节假日。
15、意识比能力愈加关键:关键工序、特殊过程、CCP点人员。
16、确定、提供、清洁、维护——基础设施。
17、特种设备安全法:压力容器、起重设备。
18、生产许可证审查通则。
19、废弃物:脱包、投料步骤,渣。
20、在全部可测量情况下:操作限制严于关键限制;不可测量情况下:以操作限制验证关键限制。
21、电子版文件管理:注意下发后过期非预期适用。
22、供给商再评价(表设计)
23、采购协议:质量要求,食品要求。
24、存放,再次检验频次。
25、型式检验汇报,第三方检验汇报管理。
26、过敏源识别。
27、清洁要求:具体内容。
28、返工管理
29、撤回——代销情况(有可能为不安全产品)
30、验证、确定:是否有文件,参与人员是否清楚。
31、标识移植,怎么管理(投料脱外包时候)
32、销售统计(用户联络信息)
33、召回要求:快速、全方面。
34、ISO9001, 标准样、试剂、监控系统(火警)烟感器
测量设备: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她们组合。
35、当已识别危害和产品本身或某个单独加工步骤相关时,必需由HAACP计划来控制;当识别危害只和环境或人员相关时,通常由OPRP
ISO2学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