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写法第一节集句式集句,就是把他人的诗词、文章中符合联句特点、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副对联。集句是对联和一种特殊创作方法。原句,对于作者来说,只是一种备用材料。作者根据自己的主题需要,经过思考、选择,把两个不相干的句子配成对联。这也是一种创作。集句主要有五种: 1、整联集句风定花犹落(王安石) 鸟鸣山更幽(王籍) 举杯邀明月;(李白)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 2、半联集句一副联有半联是集句,半联是自己新创作的,如: 三顾频烦天下计;(杜甫句) 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题隆中武候祠)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小疑必问,大事必闻,才算学生。(陶行知题晓庄学校) 3、半截集句式对联有半截是集诗句或典故,大部分是自己创作。如:北京通县河楼,昔日清人程德润一联: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去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高处不胜寒”出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夕阳无限好”出于李商隐《乐游源》诗。 4、改字集句改动原诗句中的个别字,而不损旧意或反生新意,这种方式叫改字集句式。如: 莫愁前路无知已; 西出阳关多故人。此联集唐代高适《别懂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句。下联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无”字改为“多”。这一字之改,其妙无穷。 5、漏字集句漏字集句,故意把原句的某些字漏掉,如: 醉翁之意不在; 君子之交淡如; 这副联上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把“酒”字漏掉。下联出自《庄子?山水》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故意把“水”漏掉。第二节摘句式摘句,就是直接摘取他人诗中的偶句化成对联。如: 山重水覆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 第三节脱化式脱化式,又叫翻新,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诗词文中的句子略以改动, 推出新意出来,成为新对联。 1、诗词脱化式。就是把诗词中的句子,略加改造,翻新成对联。例如: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名句,后人将之改成副联,题目于同乡会馆: 身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相识倍相亲。他把原句中的“独”字改为“身”字,把“佳节”改为“相识”, “思”字改为“相”字,这么一改,有了新意,题目于同乡会馆,十分恰当。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五十一岁时,曾把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成一副励志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有人将杜甫《寄李十三白二十韵》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句,改成副笔店联: 落处惊风雨; 挥来泣鬼神。作者将原诗中的“笔”字隐去,加了一个“处”字,把“诗成”改为为“挥来”,既保持了原诗的风格,又增加了动感,读来颇有兴趣。 2、对联脱化。就是将已成对联脱化为新联。如: 昔日有一副名联为: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有一年,一位半文盲的财主为其母亲祝寿,将这副联的“人”改为“妈”, “福”字改为“爹”,然后贴在门口: 天增岁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如此一改,就成了天下的一个大笑料。把原联中的“两”改为“三”字
对联的写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