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设计.doc饶峰九年制学校
2015年秋季第一轮教学评估暨全员赛教活动
教
学
设
计
教师: 石启巧
班级: 三一班
内容: 《毫米的认识》
时间: 2015年9月25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 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 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 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初步建立一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
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米尺;直尺、1分硬币、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 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二100厘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活动,发现新知
(1 )我们都有一本数学书,你能估计下这本数学课本的长、 宽、厚各是多少吗?大家在小组里说说吧。
(2) 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不同的长度,到底哪些同学估计对了 呢?自己量一量!
(3) 把测量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再指名回答。
(4) 哪些同学估计的数比较接近测量的实际数据,请举手!
2、 引言揭题:
刚才有同学说出了 “比25厘米多一点” “不到19厘米,还 差2格”这样的话,证明这些同学测量的非常仔细,观察的非常
认真。同学们,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怎么办呢?今天 我们来认识长度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毫米(mm).(板书课题: 毫米 的认识)
探究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课件出示放大的1厘米图
师:瞧,这是放大的1厘米。有的同学发现了,1厘米 被分成了许多小格,那其中的1小格表示多长呢?谁知道?
其中的1小格就表示“1 毫米” o 数数,1厘米的
毫米的认识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