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作业建安风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业建安风骨.doc醉笑千年的风骨
对外汉语1111 1120312133李美慧
汉献帝建安年间至于魏黄初年间乃至魏明帝时期,在曹魏集团的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 心,其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转变时 期。
由于政治权威思想权威已经不复存在,在士人中兴起一股思想解放和重视个体价值的思潮, 从而使文学表现出作家从自身立场出发的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对美与理想的追求。而当时的 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到处是破败景象,在作家的心中打下了深 刻的烙印,作家对历史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体察。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个人的存在失去 了外在的精神支柱,因此,人们在感时伤乱的同时,也更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短暂的悲哀。以曹 操为首的建安文学作家,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 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
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当然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从这个时候起,当时的人 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独立的地位。鲁迅先生说: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这 个时代里,诗歌、辞赋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的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极深远的影响。
建安文学的主要作家群一一就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孔融、陈 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七人。三曹是其时文坛的领袖人物,成就最高。
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都是非常强烈、十分浓重的感情,这些感情 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前人称建安文学“悲凉慷慨”,刘勰《文 心雕龙》也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 气也。”
文人创作的中心,从辞赋转移到五言诗歌,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 并从此奠定了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 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 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还有就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 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曹植的文学 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 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Z美及纯洁无瑕的 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风骨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强烈的现实主义 建安文学不仅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各国混战所造成的社会灾难,而且表 现出一种结束灾难、重建繁荣统一的国家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
高扬的政治理想建安七子大都胸怀大志,能够正视现实,富有优国之思和“拯世济物” 的志愿。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 慨多气”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突出的个性表现 建安诗人多骨气高傲,以文才武略而自负,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便不肯 效法前贤或同辈,而是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

作业建安风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