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知识“黨”字释疑人们习惯说“党字头”,实际上从《说文解字》到《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用“尚”(党字头)作过偏旁或部首。不过教师用“党字头”来区别“学字头”,在教学生避免写错别字时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代汉语字典》对“黨”的解释: “黨是形声字,黑为形, 尚为声。本义是不鲜明、色泽黝暗。黨的常用义指古代一种地方组织,五百户人家为一党。”用现代汉语说,党的本义是指专门干见不得人的罪恶勾当的组织。记得曾经在资料上看到过,汉代五户为伍,十伍为里,十里为党,十党为亭,十亭为乡(注:也许记忆有误,请慎重采纳)。“县以下,还有“乡”、“亭”、“里”、“伍”的级别,前两者是正是行政级别。后三个一般是民间自己选举产生。”(来自互联网,缺了一个“党”级) 秦末无赖刘邦为泗水亭长,还是一个低级别的“国家公务员”呢。“黨”的上部是尚,下部是黑,尚黑,也就是崇尚黑暗,故《说文》有“不鲜也”的解释。古人聚族而居, “黨”里的人往往具有其血缘关系或利益关系,因而同“黨”的人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对整个社会来说,“黨”里人的所作所为就没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了。因此“黨”在《辞源》里就有“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之说。由此可见, “黨”的性质与今天黑社会的性质并无多大区别。为了私利,所以要结党,为了集团的利益的巩固和扩张,就得党同伐异。因此孔子在《论语》中说: “君子不(结)党。”可见, 党是个贬义词。东汉桓、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汉遂亡。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朋党论》,已经认识到结党营私对社会的危害性。党的义项有: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例如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 。例如:党羽、朋党、死党。 。例如父党、母党、妻党。 ,以五百家为一党。 。关于“党”的词语有: 不偏不党以党举官伐异党同党同伐异党同妒异党同妬异党坚势盛党恶佑奸党豺为虐党邪丑正党邪陷正同恶相党呼群结党成群结党无偏无党无党无偏等等,但是没有一个词属于褒义。由于繁体字“黨”难写难认,中国大陆的文字改革者便人性化地把“黨”下面的“黑”字改写成“儿”字,把具有掠夺性质的“黨”打扮为“相依为命”的母子关系。如果把“党字头”去掉,那么
语言文字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