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品牌保护和对知识产权问题( IPR )的战略管理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 IPR 问题的根深蒂固, 虽然中国政府在此领域尤其是在加入 WTO 后加大整顿治理措施,据估计跨国公司每年还是由此损失近 30% 的收入,中国的知名品牌也是此问题的受害者。●如今的 IPR 问题已经超越当年的简单仿制阶段, 同自己的员工、供应商以及合资伙伴之间的冲突成为跨国公司们面临的头号问题。比如,新加坡鳄鱼品牌的中国公司所雇佣的中方管理者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带走,注册成立了与原公司竞争性极强的新公司,两者从而对簿公堂;比如,宝洁的供应商曾将洗发香波空瓶供应给其他公司,供其用仿制品装瓶。外资的中方合资伙伴,也往往会在取得技术后,转身设立自己的公司成为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在缺乏“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的环境中,中方伙伴往往成了外方投资者的麻烦制造者。●分销渠道是跨国公司的另一个心病。通常的情形是,如果你无力控制分销,最后你就制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即便是那些拥有自己分销渠道的公司,也饱受困扰。一个著名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在对自己的分销部门的员工的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自己制造假冒产品,然后通过公司的官方渠道销售出去,结果严重影响了公司产品的声誉。在过去,这家公司对自己的分销渠道并不关注,直到问题在全国大规模爆发时才亡羊补牢,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好重建物流网络。 9月9 日,京郊华彬庄园。本刊与“跨国公司论坛”联合举办了第二次“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沙龙。 10 位跨国公司在华高管就“品牌保护和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战略管理( IPR ) ”这一主题,分享了经验和见解。他们是: SK( 中国) 总裁谢澄、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舒奇、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佘永旭、罗科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谨、 LG( 电子) 中国 IT 营销总部总裁朴基普、香港 GTM Partner 公司总裁石子强、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陶景洲、埃迪恩电信系统有限公司总裁于向战略执行官何国全、富兰克林博顿基金集团北京代表处律师李丹红。跨国公司的核心价值 IPR 受到挑战于向国: IPR 是跨国公司的核心价值我在 1986 年从电子部加盟西门子。西门子中国公司是独资的, 但是它有 55 家合资公司。过去 15 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合资几乎是换取市场准入的唯一方式,那时叫“技术换市场”。比较有意思的是,那时的技术在今天来看未必就是核心技术。在我看来,过去的合资,第一就是中方学习生产制造技术和和质量控制体系,以求在中;第二是外方帮助中国建立渠道,将渠道管理的经验传授给中国公司;第三是中方向外方学习企业管理,从人力资源到财务到库存、到现金流的管理,这都是跨国公司的强项。但是 85% 以上的合资企业里真正的 IPR 研发都不在中国,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看, 当时中国吸引外资, 跨国公司带来的是资本, 而实际上很少有人谈 IPR 。实际上跨国公司掌握的核心东西,就是 IPR 。现在的合资过程中,很多中国企业对资本甚至都不再感兴趣,跨国公司最后剩下的一个核心的资产可能就是知识产权和资本,顶多就是这两个中间的一个,或者两者都有。在这种情况下, 跨国公司提出要重组价值链。没有核心的 IPR , 就没有价值; 另一方面,如果

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