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结构课件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8页
水 圈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
地核
地幔
地壳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8页
纵波
(P波)primary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横波
(S波)primary
分 类
特 点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状态
纵波
横波
较 快
较 慢
固体、液体
固 体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外核
内核
上地幔
下地幔
33
2900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化学元素:氧、硅、铝)
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厚17千米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铁、镍),可能是地磁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圈层概况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大洋地壳
大陆地壳
③大陆地壳(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
组成: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平均17
软流层
6370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8页
莫霍界面
33km
古登堡界面
2900km
2、圈层划分
地核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8页
;
;
;
;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上层: 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地幔
地壳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厚度约33km;
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平均厚度约6km
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地壳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地幔
莫霍面
古登堡面
软流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幔
地幔:由富含镁铁的硅酸盐 类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渐增 呈固态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试比较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
说出软流层的位置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幔物质组成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 核
地 核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
内核
地核: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
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水
圈
水
圈
地
壳
地
壳
地
幔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因为以地心为共同球心,所以也叫同心圈层。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课件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