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风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10页)
师风师德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今天开始,学校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培训。上午,请来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徐桦君作《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修炼》的主题报告。
徐桦君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将高尚师德归结为3条:1.做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2.做一个能教好学生的教师;3.做一个勇于改革探索有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
徐老师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是特殊的工作,它需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而教师的敬业精神又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劳动。概括起来说,把学生教好就是师德。
徐老师说,他从教几十年来,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总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习惯、个性爱好、家庭背景以及他所结交的朋友,力求通过几年的关爱和教育,把学生的潜在力量诱导出来,将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和责任感唤醒。徐老师体会到,关爱一个人,就是帮助一家人,影响一群人,带动一批人,造福几代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怎样做一个能教好学生的教师?徐老师认为,除了有热爱学生的心以外,还得要有过硬的、学生认可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衡量师德的根本标准。因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师德修炼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徐老师体会到,进修充电固然需要,拿几张学历文凭也很必要,但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更重要。这是促使自己努力从普通教师成为名师的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捷径。基础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行为,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础与价值预设,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基础教育阶段的侧重点应是应用或开发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与出现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是对实践的引导,最终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实效上。
而磨课能极大地帮助教师的专业发展。徐老师说,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他把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即使不上公开课,他每学期也至少要磨出一节精品课来。
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必须多做习题,潜心设计练习题,精心编制试卷。最近这些年每年高考之后,他都要将全国17套高考题做一遍,把握各地高考命题改革的思路,捕捉亮点,用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他认为,教师专业素养中,命题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份好的试卷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好坏的一种方式,也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修正的导向作用。它能提高教师把握课标与考纲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鉴别题目、指导学生正确解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徐老师也很重视做课题,认为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做课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深化课改的必然要求。他要求自己教学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工作化。从1999年以来,他保持每年手头有一个县级以上的研究课题,用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业务能力的增强与教学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的成功,促进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他从1984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至今,已经公开发表130多篇论文,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的15篇,被同行戏称为获奖专业户。他先后参编图书30多本,主编5本。学术专著《小课题研究指导教程》于20xx年3月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历年来,徐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所指导的学生中已有200多人次在省级及国家级的中学科技创新大赛与研究性作文大赛中获奖;60多位学生获得
师风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10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