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知更鸟 就听不到春天了.doc杀死知更鸟就听不到春天了 11月 10日9点, 几十名农民工打扮的人员, 硬闯入位于北京的无界新闻的办公室,他们占领办公室 12 个小时,直到当晚 9 点才被警方“清场”。而远在石家庄的卓达集团,“认领”了这起围堵事件:“得知无界新闻恶意诽谤卓达集团的消息后, 部分在卓达干活的民工到无界新闻位于北京的办公地点讨要说法。”原来, 是无界新闻发表了《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报道, 称卓达新材 30% 高息融资被疑为骗局, 40 万投资者入局, 引发卓达集团的不满。之前, 媒体因为舆论监督, 记者被骂被打的,被“打上山门”讨说法的, 也不是没有,像这样被占领办公室长达 12 个小时,意图瘫痪媒体运营的却很少看到, 这是前所未有的践踏法律、羞辱媒体, 这是对于舆论监督权赤裸裸的威胁。道理很简单, 如果认为报道不实, 构成名誉侵权、损害商誉, 应该通过司法诉讼的渠道来维权, 放纵工人围堵媒体算是什么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 造成严重损失的, 对首要分子,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其他积极参加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纠集数十人,强闯办公场所,并且长达 12 个小时, 不断纠缠、哄闹、辱骂,严重干扰媒体的正常运作,已经涉嫌触犯刑法。在首善之区发生这种暴力侵害媒体的事, 法律不应该姑息迁就, 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据说,在 19 世纪末,加特林机枪刚刚问世时,整个美国陆军只购买了 10 挺,但《纽约时报》却购买了 3 挺,因为报社相信, 机枪可以防止对新闻不满的读者冲击。但那是 100 多年前的事,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 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说话权, 以及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必须得到保障。“批判的武器”不能被“武器的批判”威胁。诚然, 媒体和记者, 都不是完美的, 不是没有需要批评的地方, 但如果这引致对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全盘否定, 那就错了。而媒体的正当批评权, 甚至一定程度上“说错话”的权利, 应得到法律保障, 也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1月9 日,所谓“世奢会”诉《新京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名誉权纠纷案, 二审判决大逆转, 媒体胜诉。这次二审判决中的一段话, 在媒体圈里广泛传播:“新闻媒体有权利亦有责任对其进行批评监督,争议文章通过记者调查, 引用多方意见, 参与对世奢会现象的关注和讨论, 是行使媒体舆论监督权的行为。不可否认, 文章整体基调是批评的, 部分用语尖锐, 但这正是批
杀死知更鸟 就听不到春天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