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17
word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
二、测量仪器的配备与使用情况1
三、测量组人员安排情况1
四、轴线与各控制线的测量方法3
五、施工测量管理制度6
六、施工测量质量标准8
七、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1
八、安全须知事项12
word
word
3 / 17
word
一、工程概况:
东光县医院迁建项目综合病房楼、门诊医技楼,由东光县医院筹建,中宇建工集团承建,病房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1层。门诊医技楼四层,现浇剪力墙结构,
施工道路、施工用电,施工用水与现场环境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施工场地宽敞,对施工布置的要求较高。
二、测量仪器的配备使用情况
本工程的定位测量,根据甲方提供平面图,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测得各轴线控制桩与标高尺寸,楼层轴线测量采用经纬仪投点,钢尺量距,标高测量采用水准仪配合铝合金塔尺测得,所有的测量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测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并按规定进展定期检测。
三、测量组人员安排情况
组长:庆芝〔施工测量总负责人〕
组员:朱森源、王英名、韩晓
四、轴线与各控制线的测量方法
〔一〕现场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a、根底定位采用在建筑物四周,置四个外控定位点,定位点采用60×80方木桩和C20混凝土浇筑的600*300*300的桩深埋于土中,在埋桩部位的土体必须坚实离开边坡距离不得小于
word
word
4 / 17
word
防止边坡土体滑坡,在施工时不得扰动桩位附近的土体,木桩在埋设时木桩的四周应用3:7灰土填实,并应做好桩位四周的排水工作。
b、控点的布置:楼控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最少不得少于3点,控点采用150*150*10厚的钢板制作预埋,在根底完成后根据外控点的尺寸投测于预埋板上,用合金针划出十字线并在十字交叉点处用冲锥冲出小凹圆点,便于架设垂准仪向上传点投测。
〔二〕建筑物定位与根底施工测量
1、建筑物定位
〔1〕、用经纬仪把甲方指定的坐标引坑下,再用钢卷尺丈量尺寸。进展复核无误后,再放出该楼的轴线。
〔2〕建筑物的定位桩确定后,测量员经自检合格,画出定位单,报公司技术开展部验线。验线合格后填好测量定位报验单、方可进展下道工序。
〔3〕根据四个定位桩引测控制桩点并确定四条控制主轴线以形成控制网,桩点要按要求进展留置并保护好。
2、根底施工测量
〔1〕±,即将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外,然后用经纬仪投测至基坑,各主轴线在基坑两侧均做成半永久性桩点。投测至基坑的轴线,完成后以量距的方法进展校核交点距离。
〔2〕±:先将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然后用钢尺向下垂直拉到坑底,用水准仪进展校核,误差不得大于
word
word
4 / 17
word
2mm,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
〔三〕±
1、首层±处平面、标高控制和校核
〔1〕在地下结构施工至±时,根据平面控制网校核建筑物楼角四角坐标,校核方法可采用坐标计算法进展,并以方位角与边长进展校核。同时依据施工图各轴线的间距,校核所布置轴线间距,其误差小于3毫米。
〔2〕采用钢尺量距时,温度超过标准温度5度时,进展三差改正,量边误差小于3毫米。
〔3〕测角采用经纬仪一测回,采用正倒镜取中数即可,测角误差小于12秒。
〔4〕量边、测角时应考虑外墙与轴线尺寸,以免造成较大的粗差。
2、±
用经纬仪把垫层上主轴线投测到各施工楼层外墙面。
3、±
±,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向上测量。每层控制点4处,分别由下层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引测步骤是:
〔1〕用水准仪根据根本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建筑物部,每个施工段设一个控制点,各点均要进展闭合取中误差,并保证精度合格,最后以此作为起始标高线。
word
word
5 / 17
word
〔2〕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用钢尺沿铅直方向逐层向上引测标高,并在各层设+500mm的水平控制线。
〔3〕施工时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5毫米以,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4〕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所用的钢尺必须经过检定,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四〕各部位放线控制要点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大角竖向控制线、外窗竖向线、门窗边线等。
1、大角竖向控制:
从首层开始,于四个大角部位设竖向控制线进展大角的竖向控制,保证大角的竖向垂直。每个大角两边各设一条控制线,均距大角为20cm。每层外墙拆完模板后,将竖向线用线坠引至上层,并由质检员和测量员检查该层大
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