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加强筋设计规范
PTC013加强筋设计规范(设计流程节点规范)
为了确保塑件的强度和刚性,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厚过厚,可以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以避免塑件的变形。加强筋还起到对装配中元器件的定位,相互配合的部件的对齐,机构的止位和导向的作用,另外,加强筋还可充当内部流道,改善塑件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的情况,有助模腔充填。
二. 加强筋的设计要点
1. 厚度
一般情况下,加强筋大端厚度A应不大于壁厚的1/2,以免引起收缩;筋小端厚度B,,其他ABS/。筋截面如图2-1所示。
T-顶面壁厚
A-筋大端厚度,A≤1/2T
B-筋小端厚度
C-脱模斜度
H-筋的高度
图2-1
增加强度的办法是增加筋的数量,而不是增加筋的厚度。在必须采用较深的加强筋,造成筋大端厚度较厚时,应考虑采取防缩结构,如盘座内壁挂线钩(图2-2所示),或者将容易形成缩痕的部位设计成花纹,来遮盖缩痕。
图2-2
下表是常见塑料制品壁厚筋厚设计参考值:
常见塑料制品壁厚筋厚设计参考值
制品类型
顶面壁厚
材料
侧面壁厚
内部孔翻边厚度
筋大端
≤
筋小端
≥
参考值
推荐值
参考值
推荐值
普通外观制品
3
ABS/PS
~
透明制品
3
透明ABS/透明PS/PMMA
说明:
1、此表为常见家电塑料制品壁厚及筋厚的参考数值,不包括手机、遥控器等精密制品。非常规制品的侧壁及加强筋大小端尺寸还需另行讨论;
2、表中给出的透明制品的加强筋的大端数值指的是没有强度要求的透明件的大端尺寸。对于有强度要求的透明制品,加强筋的大端尺寸可以设计到与基本壁厚等值,但筋的小端不能小于上表中给出的数值。
2. 高度
筋高度应不大于顶面壁厚的3倍,如图2-1中尺寸H≤3T。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加强筋高度应尽可能小。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
为保证塑件基本平整,加强筋的端面不应与塑件的支撑面相平,应低于支撑面不小于,如图2-3所示:
图2-3
对于有阶梯的面,在设计加强筋时,应着重考虑筋的位置和高度。如图2-4所示的筋位设计不合理,要保证筋位端面到各支撑面的高度尽量相等。改进方案,可以把筋位的拱形口左移或把拱形口高度抬高。
图2-4
3. 脱模斜度
为方便出模,加强筋应加脱模斜度,一般选取单边°~1°,在允许的情况下,斜度尽量取大值,较深的筋应标注大小端厚度尺寸。
4. 圆角的应用
为提高塑件强度,改善塑件的流动情况及便于脱模,在加强筋的端面设计时,应采用圆弧过度。如图2-5所示的筋位设计不合理,筋位端面应设计成圆角。
图2-5
5.拱形和波形的应用
在加强筋的设计中,要适当考虑拱形和波形的应
加强筋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