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陈忠泽
【摘要】 改进初中生物实验能够基于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保证生物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 探究
A 1992-7711(2016)06-048-01
生物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我们最基本、最形象的探索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认知远远高于抽象思维认知能力,所以生物实验是我们引导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既然是探索手段,那肯定是要随着教学理念、技术发展和因地制宜等因素影响而实时改进,这样才能富有生机。当前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就有点保守,它们往往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其后果是有悖素质教育要求的,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对策。
1. 重视假设环节
具备探究精神的科学实验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实验题目的确定;提出假说,即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解释;实验,即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说,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期,即在检验一个假说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推理;交流、评价等。这些环节的完成在初中阶段的实验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但是教师往往更为重视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却忽视了假设环节的设计。为了转变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的能力。要启发学生思维,针对提出的问题,要全面地搜索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结论,而教师要积极引导,旁敲侧击,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进行。例如:教学苏教版生物《实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时,基本的教学目的是要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直接给学生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在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安排过程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无从发展。因此要改进教学设计:(1)提出问题: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小组提出假说,让学生探索实验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实验用具的分析和探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假设如何制作更为有效的临时装片。总之,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
2. 重视分析观察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初中生物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使其不拘泥于一种实验方法或实验步骤,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为了解决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更为灵活,有条理的观察方法。(
1)先整体后局部。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后再机械能细节部分的观察。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整体形态,然后再针对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局部观察。(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要设立对照组,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更为准确地找到实物的特征。例如在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3)重复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重复实验,这一点就要开放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