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代码: 10166
硕士学位论文
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
论文作者: 刘晓蓉
学科专业: 特殊教育学
指导教师: 胡雅梅
培养单位: 教育科学学院
培养类别: 全日制
完成时间: 2013 年 6 月
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
摘要
聋人对有声语言的学习一直是聋教育的核心问题。有声语言从广义上来说,
包括语言的学习和文字的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掌握。
在我国,学好汉语对聋人的重大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既然聋人汉语学习如此重
要,那么,对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也就非常必要了。只有明确了聋人汉语学
习的性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聋童进行语言教学,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研究对象的问题,如果从聋人群体的角度来看,可以有未成年聋人群体
的汉语学习及成年聋人群体的汉语学习。但如果从聋人汉语学习这个动态过程的
角度来看,成年聋人汉语学习不具有代表性,不能说明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问题。
因为成年阶段的聋人,其汉语学习基本已是一种静态的现状,是已经定型了的阶
段。由于我们要研究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所以,与已定型的阶段相比,未定型
的动态发展阶段更有利于研究问题的实质,而未定型的阶段就是未成年阶段,因
此,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聋人。虽然这一阶段的聋人并不是
聋人群体的主体,但对研究聋人汉语学习性质来说,这个群体最为典型,更能说
明聋人汉语学习性质这个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调查法来研究聋人汉语学习的性质。访谈调查提纲以
母语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沈阳市皇姑区聋人学校初一至高三的
部分聋生为访谈对象,来了解聋人学习汉语的情况。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其基本
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以手语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中国手语的特征,论证手
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同时,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差异为切入点,将聋人汉
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所独有的特征相比较,论证聋人汉语学习属于第二语言学
习。手语为第一语言,汉语为第二语言,从侧面与正面共同论证了聋人汉语学习
的本质属性。
第三章,以聋校的访谈调查为事实依据,从实证的角度对聋人汉语学习的性
质给以论证。
第四章,另外,以双语聋教育在国内外的实施现状作为另一个例证,从实践
的层面上论证聋人汉语学习属于第二语言学习。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综合理论与实践的证据,得出聋人汉语学习的性质是
第二语言学习。另外,以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为背景,同时借鉴对外汉语学习的
I
相关经验,并结合聋人汉语学习的特点,提出聋人汉语学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聋人,汉语学习,性质
II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Of Chinese Learning For
The Deaf
Abstract
Audio language learning for the deaf has always been a core issue of deaf
education. Broa
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