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节日
中国农历节日
中国农历节日
中国农历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
即过年,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的节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每户人家都要包饺子,吃年夜饭,俗称团圆饭。
破五:正月初五
在北方,此日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也说送穷,祭路神;在南方,此日主要祭祀财神,财神又称五路神,迎来东西南北中五路之财,江浙一带开始通宵划龙舟。元宵节:正月十五
主食元宵,南方多称汤圆。
春龙节:二月初二
又称龙抬头、青龙节。南方主要以划龙舟的方式庆祝,过了这个节,整个过年才真正结束。
寒食节:清明前一天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与清明节有重合之处。
清明节:四月初五、初六
为了祭奠自己已经往生的亲人,要上坟祭拜。主食清明菜做的糕点,饼
等。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为纪念一位先人 -屈原,民间有赛龙舟,煮食鸡蛋的风俗。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 “五月端 ”。
立夏节:五月初六
1 / 4
中国农历节日
中国农历节日
中国农历节日
农历上称此日是农耕祈雨的日子,民间有谚语: “立夏不下,旱到麦罢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夏主食有吃蚕豆,煮食茶叶蛋。
天贶节:六月初六
这天,还有接女儿回娘家歇夏的风俗,如属新婚,要在娘家过一个月,七巧(七月初七)回婆家时,必须做两套衣服,一双袜子。
翻经节:六月初六
佛教节日,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天贶节这一天翻检曝晒。七夕节:七月初七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古时众多待嫁女子在今天与情郎相会,祈求姻缘美
满。
另外,古时读书人要在此日拜祭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
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 “大魁天下士 ”或“一举夺魁 ”,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盂兰盆节:七月十五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 “盂兰盆会 ”,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元节:七月十五
道教中称为祭鬼,此外有上元节,即元宵。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
中国农历节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