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设计分析说明
——
解读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者:李亦农
建筑师简介:李亦农,出生于北京。 1989 至 1997 年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学习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专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 1999 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2000 年成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6 年获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任 6-A-3 建筑工作室室主任。
自从业以来建筑师一直保持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在实践中不懈追求,并逐步树立自己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师及其作品应以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为根本宗旨,在设计中始终追求原创性,追求作品的高完成度。工作范围涉及办公、科研、商业等各类公共建筑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尤其在办公建筑设计方面,成功完成了多个作品,并总结归纳出对于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主要设计作品:北京燃气集团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北京佳汇国际中心办公综合楼,金国际大厦 —包括商业、办公、酒店共计 441,600 ㎡等。
最新作品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文脉背景:
北京市房山区拥有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一处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地区。于
12006 年 9 月 18 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成立 “世界地质公园”。此园位于北京市西南约 40 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
县、涞源县。公园总面积 平方公里,划分为八个园区: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园区、石花洞园区、十渡园区、百花山-白草畔园区、云居寺-上方山园区
和圣莲山园区属地为房山区;野三坡园区和白石山园区属地为保定市的涞水县与涞源县。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它展现了中国华北地区数十亿年以来地球演化发展的历史画卷,记录了自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1 / 4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中生代-新生代各个地质年代的动荡变迁,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而实现开园必须具备内容充实完善的博物馆。房山区作为北京远郊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地方政府对这个博物馆的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它不只是科普宣传的窗口,同时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乃至成为整个区域产业再定位的标志建筑。
建筑概况: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
馆占地面积 亩,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展示面积 5800m2,总投资 亿元。博物馆位于京西南房山区长沟镇,主要由室外广场和室内展览两个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形态表现的是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形
成的峡谷地貌,顺应自然地势、演绎造山运动、隐喻人类起源,寓意为 “石破天惊”。新构造运动以来,园区所在地区发生了多次抬升,潺潺流水穿行其间,形
成一幅美妙的画卷。
馆内设有开篇厅、地史演化厅、八大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