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谚语研究【文献综述】.doc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温州民间谚语研究
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是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许多谚语经 过人们的不断流传、锤炼、加工和创新,如同艺术殿堂中的颗颗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而温州民间谚语也是温州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要研究谚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谚语的定义。从古至今,对谚语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 一是。清人杜文澜就已对谚语的定义做了搜集和罗列,其著作《古谣谚》一百卷辑录前人关 于谣谚的解释不下百种,其中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
“谚,俗语也”。(陆德明《左传•隐公十一年》释文)®
“谚,传言也,从言,彦声”。(许慎《说文解字》)®
“谚,直语也”。(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
以上三种解释,各有各的可取之处,但都有片面性。相对而言,颜师古《汉书•五行志》注 释中对“谚”下的定义比较全面:
“谚,俗所传言也”。®
这里指出谚语的第一特点是“俗”,二是“传”。既然能“传”,当然是比较固定的语句。
近现代对谚语的界定也层出不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谚语的定义符合谚语的特点,它说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⑥《辞海》对谚 语做的解释是:“谚语,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杜峻晓、王锡义先 生在《谚语简论》里反驳了 “谚语就是俗语”的观点,但也肯定了这一定义能够反映谚语口 头流传的特点,而他们对谚语的定义为:“谚语就是广泛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极其凝练,富 有哲理,反映了一定实践经验的较为固定的语句。”⑥在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选集《方言与俗语 研究》一书中,温端政先生也提及谚语的界说问题。他从语言运用的实际出发,将经验与认 识统一起来,给谚语下了一个宽严适当的定义:“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谚语,大 体上相当于俗语,包括歇后语和惯用语在内;狭义的谚语,相对于歇后语和惯用语,是以传 授知识(包括经验)为目的的一种俗语。” ®
谚语在民间的流传方式是口头语言,至少主要是口头语言,因此它具有一般口头语言的
特征。一般说来,口头语言用词平易,句子较短,结构比较简单,可以利用句子的音律 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和重复、颠倒、补说等来起表示感情的作用,具有即时性 和讲求效率的特点。③作为产生于口头语言这一语言母体的谚语,从它产生之始就必然地带 有这些特点。而在谚语的传承过程中,为了便于记忆和传达,广大人民群众又对它进行一次 又一次地加工、提炼和浓缩,从而使它更为准确、简明和精练。而这一特点的实现是靠有效 地使用各种修辞技巧达到的,这样就使谚语具有了极为突出的修辞美。2003年王勇卫发表论 文,他是这样阐述其对谚语修辞美的理解的:“谚语突出的修辞美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概 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谚语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简洁美……二是谚语具有清 新晓畅、朴实典雅的风格美……三是谚语具有结构精当、句式对称的构造美……四是谚语具 有音调和谐、节奏铿锵的韵律美……五是谚语具有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手法美……六是谚 语具有含蓄隐约、诙谐幽默的情趣美……”旬1989年段友文在其论文《民间谚语的美学思考》 一文中也提出民谚的独特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它的诗意美,他认为“精炼含蓄是民间谚语的 一个显著特征”,®正如高尔基所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们里面却包含着
温州民间谚语研究【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